六六闪读 > 游戏竞技 > 不是吧君子也防 > 第392章 多事之“秋”

第392章 多事之“秋”

推荐阅读: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清都仙缘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最喜欢的前辈小巧又可爱,所以想每天让她害羞三次极道武学修改器九域剑帝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青葫剑仙反派就很无敌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第392章 多事之“秋”天佑二年秋,九月底。前军总管朱凌虚长子,朱玉衡领一千五百原洪州降卒作为先锋军,出征洪州,行至抚水县郊百里处,半道叛逃,奔洪州城,再降匡复军。当日下午,未正三刻,前军总管、洪州都督朱凌虚畏罪潜逃,披女子衣裳,悄至浔阳西城门,通关检查之际,行踪败露,袭杀守官,为江州长史欧阳良翰斩首,毙。震骇江州,风声鹤唳。这两道消息几乎一前一后,一起抵达大周王朝的中心,神都洛阳。一时间,朝野惊愕,女帝龙颜大怒。朱凌虚父子本就是一对降将,牯岭一役倒戈,复原洪州都督旧职,后又经由卫氏双王引荐,女皇陛下千金买马骨,恩赐特赦,批准卫氏提议,允朱凌虚父子带兵出征,戴罪立功。这样一对本该作为楷模彰显大周圣恩光辉、女皇陛下感化教导之力的标杆,竟然临阵叛逃!用狄夫子朝会后对左右旁人的话说,叫,太宗以来,闻所未闻。一向激昂刚烈的沈希声则是朝同僚冷道,三姓家奴,接二连三,狼子野心,该当报应。另一位政事堂老宰相魏真宰,直摇头,叹息一声“多事之秋、多事之秋”。这两道前线消息传来的当日,正是女帝卫昭率千百宫人与文武百官出宫,去往洛阳城郊,登高赏秋,同时观摩百姓秋收,前往御田,女帝亲自弯腰收麦,行“割麦礼”,君臣百姓融洽相宜之际。结果,女帝卫昭前脚刚刚大赦天下,同时亲王、宰相率领群臣,进上某一长串高僧们绞尽脑汁、掉光头发新起的显赫尊号。后脚,对前线重大不利的消息就传来,还是皇恩特赦之人的反咬之事……实在是有损龙颜。当日,女帝卫昭的尊驾照常回宫,夜里,诸多大臣收到宫人通知,本该在上阳宫举办的秋日盛宴,因天气原因,临时取消。随后两日的早朝,明明都一切如常,龙袍老妇人高坐龙椅,正襟危坐,平静问奏,全程丝毫没有提及朱凌虚父子之事,然而下方参加朝会的文官武将们,却能感到一股暴风雨前的宁静,总感觉金銮殿上,阴霾密布,迟迟不落雷雨。他们不禁看向右手边队伍最前方,两位卫氏王爷安静到死寂的背影,不复往日的鹰睃狼顾。还有人敏锐发现一些蹊跷。咦,那位魏王不是刚接了江州道行军大总管的伙计,领圣旨离开洛阳,遥指江州吗,本人在关内四处走动,主持征讨大军的六军组建工作吗?怎么又跑回来了,这是收到江州消息后,连夜拍马回来赶了趟早朝?瞧那一背冷汗、都浸湿了些蟒袍衣领……汗流浃背了吧。有人幸灾乐祸,有人目露同情,还有人冷眼旁观。连续两日的早朝,在这令人紧张的压抑中度过。期间,有人上奏,质疑江州长史欧阳良翰是否执法过严,以下克上,即使朱凌虚有潜逃之罪行、叛逃之嫌疑,可那会儿毕竟还是尚未解职的前军总管,江州前线最大的官,欧阳良翰竟以城防军法,直接行刑,开了个不好的头。还有人上奏,指责前线江州的监军女官、驻军御史们,监管不力,竟然如此松懈,放任了朱凌虚父子的叛逃,如此轻而易举,一人领了一千五百士卒走人,一人还差点逃出浔阳城。冒出的这两种杂声,看似就事论事、公正质疑,可联系发声的节骨眼,发出者的细微心思,朝野上下谁人听不出来。干扰定责范围的裁定,偏离事件的重点,隐隐为卫氏脱罪,另外,一定程度上试探板脸不语的陛下态度。女皇陛下搁置奏折。于是很快,有数名御史出列,弹劾魏王卫继嗣,深受皇恩,任职元帅,却私下收受朱凌虚父子贿赂,举荐奸臣,蒙蔽圣听,有违逆之心,当停职查办,另辟良将,尽快主持前线大局。夏官侍郎一脸正气反驳,言称魏王殿下忠心耿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凌虚之事,可能是李正炎等人阴谋,离间陛下与统兵将帅,不可不查,中敌下环。虽然整件事是朱凌虚父子的叛逃,然而众人争论的问题,却逐渐转移到了魏王卫继嗣是否还有继续去统兵平叛的必要。围绕江州道行军大总管的职务任免,保离派与卫氏两方,再次激烈争吵起来。可后续,伴随着朱凌虚父子叛逃事件更详细的信息、彩裳女官主动调查的结果、还有江州涉事官吏们的统一口供,一一递上洛阳宫廷内那位龙袍老妇人的御案。很快,卫氏及其用利益笼络的朋党官员们,便失望了。第五日,朝会百官廷议过后,东殿暖阁的杖下后御前会议上,大周女皇正式下旨:贬朱凌虚父子为贱籍,按谋反之罪抄家,有周一朝,洪州朱氏一族永不录用,同时勒令彩裳女史、江州官员严查其同伙;再封浔阳王世子离扶苏,为江州别驾,辅助江南安抚大使、浔阳王离闲,坐镇浔阳城,安抚官民,平定前线人心。又颁制书,册封正在江南扬州养老养病的左武卫大将军秦竞溱,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调集兵马,指挥江南道平叛,即日前往江州,主持大局。再命江州长史欧阳戎为江南道行军大营长史,协助大军平叛……一道道命令下发。朝野一时间有些噤声,旋即响起哗然。已经有一位江州道行军大总管了,现在又封一位江南道行军大总管,似乎比“江州道”名头大上一些……有些态度已经不言而喻了。果然,翌日一早,江州道行军大总管、魏王卫继嗣上书告病,请求回京养病。女帝不许,驳回。卫继嗣再上书。女帝不应。又上书。如此连续三次,才迟迟批下一个在卫氏众人眼里珍贵无比、皇恩浩荡的“准”字。江州道行军大总管官职未夺去,然而卫继嗣却灰溜溜返回了洛阳,此前准备好的兵马粮草,全部毕恭毕敬的转交给即将上任的老将军秦竞溱。至于这位魏王“悉心”任命的征讨大军诸将们,自然是各回各家,秦竞溱当然不会任用前任的班子……欧阳戎收到京城圣旨的时候,正在双峰间,考察东林大佛的建造事宜。闻讯不禁挑眉。秦竞溱,秦老将军,曾在高宗朝,二圣临朝时期,征讨东夷时,作为小将脱颖而出,乃三朝老臣,大乾……嗯,大周名将,征战多年,在东夷积下累累军功,前年去往江南扬州养病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而且说起来,欧阳戎此前与这位秦老其实有过一面之缘的……至于女帝的其它安排,他倒不意外,唯独让离大郎担任江州别驾这个,倒是让欧阳戎有些沉默。所谓别驾别驾,其实最初是刺史出行时的陪驾的意思。一州别驾一般寻常州不设立,就算设置,也只是让离氏皇族的子弟兼任,算是名誉头衔,不过现在大周朝,女帝姓卫,卫氏子弟也开始享受这种待遇。所以现有的天下各州的别驾官职,都是离、卫子弟兼任,名大于实,虽然在理论上,一州别驾的地位在长史之上,刺史之下,但是早就没有实权了,算名义二把手,实际二把手还是长史。不过一州别驾,算是拥有监管地方长官的权力,能约束本州刺史。按道理,欧阳戎应该高兴才对,离扶苏担任江州别驾,能帮忙进一步约束王冷然。不过女帝卫昭,此番不去加封浔阳王离闲,而是另辟蹊径的封世子离扶苏为江州别驾,这隐隐释放一种信号……即使早就料到这一天,然而来临之际,欧阳戎还是有些叹息:“大郎这次算是走到台前了,被自家这位祖母关注,也不知是福是祸……”至于他获得的中军大营长史新职。欧阳戎抬头,望着大佛安静了会儿,少倾折身返回江州大堂。他默默取出一本空奏折,平静研墨,书写了一封……数日后,一封普通奏折飞抵了洛阳。很快,一条小道消息从皇城内的凤阁悄悄传出。欧阳良翰以辅助浔阳王造像事务繁琐、自身能力不足为由,请辞江南道行军大营长史官职,请求陛下重新选定良才,或是让秦老将军自己推荐用得顺手的人才,避免磨合时间。请辞之言,情真意切,无比认真。朝野侧目。津津乐道。女帝默许。也不和欧阳良翰拉扯什么三辞三让。当然,敢直六六闪读 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863/262036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863/2620366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