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都市生活 > 国潮1980 > 第四百二十四章 新变化

第四百二十四章 新变化

推荐阅读: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逆天神尊盖世神医最强末世进化至强圣体武逆九千界鉴宝金瞳通天剑帝掌家小医娘不败战神





京城的社会风貌,其实一直都是在不声不响中发生着有趣的变化。尤其是1983年春节过后,有许多与民生有关的新改变,都是可以和1982年能够明显划分区别开的。可以说是这一年独有的鲜明标志。就比如说京城第一家超市在海淀区开业的事儿。三十年后的人们肯定非常清楚,与传统百货商店相比,超市最大的不同就是商品的陈列和销售方法。前者把商品摆在柜台上,顾客只能隔着玻璃或橱窗看。如果看中了,要通过售货员吧东西拿出来,决定购买后向售货员付款。这叫闭架销售。而与之相对应,超市采用的是开架销售方式。商品都摆在货架上,顾客可以在商品区任意穿行,随心选择。看上什么东西合适,直接放在超市提供的篮子里,到出口处再统一结账。所以正是因此,当京城出现第一家超市的时候。像这种商业模式的店铺还不叫“超市”,而是叫做“自选商场”。仅从名字就能直接体现出这种独特的购物模式来。但非常可惜的是,由于人们还缺乏对这种商业模式的真正了解,最初的经营手法就是简单的照搬国外。因此这家开创了京城先河的超市只能算是“东施效颦”的产物。它的缺陷很明显,首先面积只有二百平方米那么大,一次挤进一百个顾客就会转不开身。经营的内容也很有限,只出售蔬菜和肉食两种商品。关键是价格昂贵,居然比起不远处的菜市场贵不少。绝大多数的京城人好奇地进来转一圈,马上就会吐着舌头逃出去了。真正的购买者几乎都是外国人。但偏偏就连花钱的老外们也在抱怨。因为包装袋上只有价格而没有商品名称和质量,以至于他们常常会把鸡肉当成猪肉买走。那么很显然,京城的老百姓距离真正能享受到购物自由的生活,还有一段非常漫长的道路要走。根本就没法指望这样的店铺来改变京城老百姓的消费习惯。与第一家超市不同,另一件更为引人瞩目的新兴事物,在这一年开始实质地影响大部分的百姓生活。那就是在房屋上方出现的电视天线。由于老百姓买回家的电视机的数目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人,为电视画面质量而烦恼。于是户外天线就成了收看电视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尽管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视信号的传输主要受地面情况和天气状况的影响,户外天线只能起到心理安慰作用。但老百姓们却不可避免地去相信一种他们更愿意相信的说法。那就是电视机的信号是有限的,收看电视的人越多,互相受到干扰就越严重。就这样,人们开始争前恐后地把捆绑着铜管或铝管的竹竿竖立起来,以“鹤立鸡群”的方式绑在屋脊上,指向天空。从此,一旦赶上恶劣天气,电视收看效果不好的时候。就总会有人自告奋勇的上房蹬瓦去摆弄这些电视天线,努力把电视天线调整到一个比较好的角度。这甚至成了当时值得夸耀,让人高看一眼的特殊技能。于是在越来越多的人们不甘落后,前仆后继的效仿下,最终就出现了只有在这个特定的年代才会出现的别致风景。放眼望去,整个城市的屋脊上都林立着高高杆子,时常会有鸟雀安静地守望在细而稳固的天线上。建筑与自然和谐地浑然一体。房屋、树木、天空、天线上活物儿的点缀,和晚霞中的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副美妙的画面。然而在所有新变化中,要说与宁卫民关联最大的变化,那无疑还是西装的盛行。或许是因为《新闻联播》节目后的黄金时段广告效果显著。西装的流行风,居然比原本历史的时间节点提前了不少。于是由此开始,我们的国家彻底结束了“蓝海洋”、“绿海洋”的历史。就连国家高层会务的服装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中山装、西装、军装、夹克,从此都可以看到了。再也不会有人会因为穿西装,而被扣上“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帽子了。顶多了,那些思想一时还难以转变的“顽固派”,就只能对穿西装的人,说上一句“尽搞标新立异”而已。至于由此产生的经济效应,更是让国内整个服装行业欣喜若狂的。西装的需求急速提升,再不似以往,只限于出国人员和少数思想开放的精英阶层。首先京城几乎所有的大照相馆,能拍婚纱照的,几乎都得置办几身西装。不少结婚的新人,从此也开始选择自己购买西服,充当结婚的礼服。其次就是高校的教授和研究所的专家们,以及演艺界的名人,和许多单位的一二把手。为了体面,为了响应高层的提倡,也开始购买西装。这其中甚至囊括了有许多曾经对西装嗤之以鼻的人。然后这种效果又从他们的身上传导到了各单位的中层领导,基层干部……不用说,社会需要的爆发式激增,大大刺激了生产和商业的繁荣。比如王府井百货大楼,所销售的一批西装成衣,凡响异常热烈。过去要卖上三四个月的货,几乎两周就一扫而光。纺织布匹柜台前顾客也开始日益增多,几乎新增加的需求都是要买布料做西装的。还有和皮尔·卡顿合作的红联服装厂。也因为订单激增,专门跟部里申请外汇,要从日本引进一条先进的西装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做工精细,缝制烫熨全部实现自动化。如果建成,预计一年可以生产西服三十万件。个体户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有人开始倒卖从花城弄过来的港式西服和日式西服。按说呢,通过紧跟社会热点挣点快钱,其实是无可厚非的。必须肯定这些个体户眼光准,脑子灵。但有人卖的是滚包西服,这可就比较丧良心了。因为所谓的“滚包货”,是打着外贸服的名义,入港时被水压机压缩成的一立方米大小的货包而得名。每包大概有二百件左右的货品,质量参差不齐,款式杂乱。一般每款仅此一件,有的上面还有血迹。其实说白了,就是从国外运来的“洋垃圾”,通过港城转道进入内地。这种货,有毒,只有经过翻新后才能在市场上出售骗人。总之,这股风一刮起来,就是从上及下不可抑制之势,无休无止的散发开来。大到服装厂、百货大楼,中到制衣店、布料店,小到裁缝铺、个体户,统统因此利润激增,且深受其影响。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皮尔·卡顿专营店利润继续攀升根本毫无悬念,更是形势一片大好。但反过来,宁卫民在总公司这边,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也就显得尤为诡异了。他让整个公司的上上下下,都不禁为之晕头转向。从宋华桂到前台的接待员,每一个人都摸不着头脑。那宁卫民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呢?先说明面上的。借助例会,宁卫民在跟公司汇报完游园会的成果之后,先把后续的书市项目摆了出来。并且说成是服务局和天坛园方联合提出的建议。其目的,就是想以一种被动的无奈姿态,来作为自己退出专营店竞争的借口。宁卫民声称,鉴于斋宫陈列馆的工作日益复杂,而自己能力有限。他已经没办法同时兼顾专营店的工作。因此他就只想专心做好斋宫方面的工作。以稳定斋宫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声誉、影响力,以及与合作单位的良好关系为优先。那么专营店的业务拓展,就只能靠邹经理尽一把力了。同时他也提出,考虑到具体工作需要,邹经理今后显然比他更需要汽车作为代步工具。那他也不好再白白占用公司的资源,于是还建议公司就把这辆车划归邹经理使用。好嘛,就宁卫民的这些建议。哪一条,都跟小狗满地打滚,露肚皮求饶效果差不多啊。最关键的还是不明原因啊。谁都没法相信,也根本想不通,六六闪读 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2/12693/220382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2/12693/2203828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