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惯用的手法不灵了
推荐阅读:御鬼者传奇、神话从童子功开始、网游之横行天下、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明末钢铁大亨、我的谍战岁月、鉴宝金瞳、特拉福买家俱乐部、斗破之无上之境、诡三国、
汴京大学学田又到了春耕的时候,几千亩的土地耕作的确是一项无比浩大的工程。
不得不说,陈旉的确是一把好手,农学院的学生现在也是日益壮大,这样一来,除了要规划汴京大学学田的几千亩土地的种植规划,还得帮助户部规划大宋全境土地高产作物种植的计划。
其实一直以来,高产作物的推广也经历了一个有趣的过程。
一开始没有多少人对这种东西感兴趣,在大宋的百姓看来,这些东西实在有些不足取信,弄不好又是朝廷挖的坑。
其实更准确地说,大宋的老百姓真的不敢太冒险。
一茬庄稼下来后,除去租子剩下的才是自己的,风调雨顺的时候倒也没有什么,但只要老天稍稍一发威,立刻就会涌现出大量的流民。
这些人会整体迁徙,变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其实后来的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便和这种灾年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便是赵佶因为“花石纲”对大宋百姓无休止的盘剥。
农民起义的此起彼伏和金人的袭扰,让大宋彻底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
真实的历史上,方腊起义的规模远远大于梁上起义。
方腊出生在一户贫苦人家,年纪很小的方腊给富户人家当佃工,深知底层生活冷暖。
作为北宋农民起义的领军人物,方腊和陈胜有着相同的出身,即使他勤恳吃苦,仍然摆脱不了贪官污吏的欺压。
方腊在江南拉起大旗后,各地一呼百应。起义军声势浩大,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浙江、安徽一带,并迅速向其他地方发展。
第二年,方腊在攻打秀州(今天的嘉兴、松江一带)时很不顺利。宋军驰援,方腊被击败。
胜利往往会掩盖和化解自身矛盾,而失败却会暴露和放大自身不足。
秀州一败,朝廷招安方腊无果,面对重兵剿灭,方腊连连战败、节节失守,领地不断丢失。
1121年(宣和三年),起义军被宋军逼到帮源洞(今浙江淳安附近)固守藏身。
数日后,宋军突入洞中,斩杀义军七万余众,并将方腊生擒,押送至汴京,而后被诛杀,曾经波澜壮阔的方腊起义宣告失败。
后来有民间说法,方腊发迹于浙江淳安与安徽歙县交界的地方,那里多山,山上多洞,所以方腊又被称为“洞贼”。
方腊被童贯的部队征服,然后被韩世忠抓获。
当时方腊兵败后回到发迹地,躲藏在大山中的洞里,那里洞多而且洞连洞,很难抓获。
韩世忠在暗中观察,发现有人按时从山下送饭上山,所以跟踪而至,终于发现了方腊藏身的山洞,一举抓获。
方腊固然利用各种手段蛊惑人心,但真正起义的原因的确有****的因素。
归根结底,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就是官府盘剥百姓没有饭吃导致的。
这其实和张叔夜灭了宋江一伙差不多,处处都是赵佶的黑历史。
大宋人口众多,巅峰之时差不多达到了一亿,但耕地面积是一定的,而且粮食作物的产量也无法显著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有水旱灾害或者官府加重盘剥,势必导致民乱。
可现在的形势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产作物一开始并没有太强的诱惑力,但还是让一些人敢为天下先。
后来,师师不断证明,高产作物的确可以大大缓解粮食产量不足的压力,而且随着种植数量的扩大,逐渐形成了和麦粟之类并驾齐驱的态势。
相对而言,甘薯只能算是辅粮,但和马铃薯既可以生鲜状态下吃,还可以磨成粉做成粉条之类长期保存,不管是平时,还是发生饥荒的时候,都是上好的充饥之物。
至于玉米,那可是绝对的好东西,除了属于粗粮口感稍差之外,几乎具备粮食的所有优点,而且也易于保存。
一份国库战备粮的方案由户部牵头,很快送到了赵佶的面前。
虽说高产作物的普及程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粮食产量已经非常感人。
凡是种植高产作物的地方,已经产生了不少存量。
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原来一心想尽办法圈占土地的大地主很是郁闷,因为他们发现老百姓只要随便有一些土地,即便是很贫瘠的那种,只要种植了高产作物,那就足以勉强维持一年的食物。
如此一来,原来手中视为香饽饽的大好土地,居然一再贬值。
这可不是一个好事情,可惜的是,等到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王安石变法之时,大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巧立名目搞一些阴谋和手段,可这一套在现在根本无法施展。
囤积粮食然后等到必要的时候高价卖出,这是他们管用的手法,可现在这个惯用的手法不灵了。
因为大宋的百姓已经不怎么缺粮了,虽说稻米之类口感更好一些,但如果遇到了饥荒,谁还会在意口感,能有一口吃的就不错了。
就算是在平时,这些粮食也很不错。
如此一来,霸占大量土地的做法显然已经逐渐没有了太大的意思,但大地主们也没有了太好的办法。
一直以来的矛盾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消解,如果是一项改革政策,大地主阶层或许还可以联合朝中重臣反对一拨,可惜高产作物的推广显然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绝对没有人能够阻止。
有了之前的经验,大宋的高产作物种植计划,在这一年完全做到了全面推广。
所以,对于眼前这一份国库战备粮方案,赵佶只觉得眼前一亮。
既然粮食产量有如此之多,作为国库战备粮进行存储,战时自然不担心粮草供应出问题。
就算没有战事,那也可以用来应急。
再说,他发现这份计划还有起充满智慧的地方,那便是西北一代的粮库主要用于战时调用,毕竟从这里调粮,补给线会短很多。
至于其他地方的粮库,几乎就是用来应对不测风云之灾的。
“老钟,这就要准备了?”
赵佶当然明白钟粟这份国库战备粮方案的意义,本来这就是他心中所想,但如果真要去做,他还是有些茫然。
钟粟才不会含糊,拖下去不是什么好事情,历史的走向已经发生了改变,谁知道女真会不会提前统一,如果出现那也的情况,大宋的战略就得做出调整。
“那是当然,老赵你可得有个准备,契丹人的脾性,想直接要回幽云十六州基本没有什么可能,到时候还是得看谁的拳头硬。”
钟粟不再含糊,预防针得早打,不然事到临头如果赵佶犹豫了,那绝对就是灾难。
赵佶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这里面的道道,比说是契丹人了,来个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手中握有契丹人的土地,他也不会轻易交出去的。
断供先来了一发,虽然契丹人至今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但显然不会太舒服的。
钟粟也明白,契丹人这次的确有着太多的迫不得已,他们没有足够的自信和大宋摊牌,也没有什么思想准备,大宋的这一做法,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与其胡乱做决定,还不如等等看,这就是契丹的心态。
但不管怎么想,钟粟才不会在意,喂狗的事情大宋已经干了一百多年,狗粮早就应该断了。
“也罢,朕已经疯了一把了,明年再疯一把又如何。”
赵佶脸色通红,握紧了拳头。
钟粟暗暗欣慰,这就对了,这才像个世界第一经济体的样子。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38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388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