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三百六十六章 将作学院

第三百六十六章 将作学院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杨时的回来钟粟一点儿也不意外,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学者型人物。
程颐让他来嵩阳分院,他自然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一旦接手了这摊子事情,他一定能够坚持到底。
学术研究就是他的生命,再加上他也知道钟粟必定回到登封,又担心呆的时间太短,所以在书院还没有开学之前就提前赶了回来。
钟粟也是暗自庆幸,有这样一个非常敬业的人来负责嵩阳分院,实在是太完美了。
趁着书院还没有开学,他要为自己新的设想有所打算。
之前在半道上偶遇李诚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过,无论如何要在自己的书院中成立工学院,这才是他真正要做的事情。
但在工学院之前,还得先把学术研究搞起来,这样一来,起码不会太过突兀。
钟粟清楚,华夏之所以到了近代被列强甩了三条街,其实就是在该发展工业的黄金时间选择了忽略甚至抵制。
明朝的时候还有点意思,几代老朱都富有冒险精神,甚至把郑和派出去大刀阔斧地搞海外贸易。
事实上,当时明朝的商贸流通还真不错,都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其实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起码可以确保和世界接轨,不至于被在技术上出现太大的差别。
到了清朝就不同了,康熙还有点意思,但更多的时候却当做兴趣爱好,并没有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后来的那些鸟皇帝,从后世的清宫戏来看,一个个貌似智慧与才能兼备。
其实说起智商情商,他们可能真不算差,但他们就是缺乏睁眼看时间的眼光,总觉得大清国就是地球的中心,自己就是大清国的中心。
直到被列强打的满地找牙,才开始明白,这个世界中心原来还是变化的,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
但观念这东西,真不是想转就能一下子转过来的。
钟粟觉得,自己穿越到宋朝其实刚刚好,如果在大宋人民心目中建立起一种意识,那就是士农工商同等重要,对后来的发展必定大大有好处。
不过留给钟粟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几十年后夷狄的铁骑就要踏入大宋的国土,就算能够建立起一定的工业基础,后面的这些事情多半还是会发生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尽可能地改变当前这些人的观念,只要观念存在,就算改朝换代,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
就像大宋沿袭唐朝的好多制度一样,大家就是觉得好使,既然好使为什么还要改变。
想要把这些观念牢牢写入大宋人民的大脑,确保这些代码的稳定性,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大宋办起一个个综合性的书院。
这些书院,不仅仅要培养出一批批会读书懂学术的士子和官员,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眼下的情况就是这样,趁着和李诚的一次不期而遇,他要在登封书院成立起大宋历史上第一个工学院。
为了和大宋的习惯相适应,他决定暂时把工学院的名字命名为将作学院。
至于里面的专业细分,暂时还不在考虑的范围,只能是能够聘请到怎么样的先生,就教授那些方面的知识。
不过有两点必须做到,一个就是冶铁炼铜,一个就是将作监的那些工艺。
这是目前钟粟占据的两个优势,必须花大力气去干。
办书院是个烧钱的行为,这些人多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还得生活上有保障,所以只能财政供养。
但钟粟并不担心这个,他的新产业火炉革命已经启动,先不说别的,就算上登封乃至洛阳,还有汴京的几处市场,就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有了这样强大的财力支撑,办书院的难度显然会降低许多。
再说,他的书院还包含工学院,这些人在必要的时候就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随时可以转化成为技术成果,自然可以变成利益,可是产生以学养学的效果。
当他把建立将作学院的计划告诉杨时的时候,杨时虽然在内心中多少有点抵触,在他看来,正正经经地搞学术才是正道,顺带将学子送入大宋官场也不错,可老是搞这些奇技银巧的东西,似乎不好。
不过他也明白,不搞这些东西,哪来的银子支撑阳春白雪般的学术活动?
钟粟也不期望一下子改变杨时的观念,能够做到勉强理解赞同就已经不错了。
当然,话还是得说清楚,钟粟在于不在,杨时都是书院的实际负责人,他得做好各个学院之间的平衡。
钟粟将自己的大体计划告诉了杨时,杨时对于钟粟的跳跃性思维已经适应,虽然稍稍有些吃惊,但还是一百个表示赞同。
不过他倒是对钟粟的提到的一个人发生了兴趣。
“你居然意外认识了李大监李诚?”
“是啊,汴京回到登封的半道上偶遇的,大宋将作监大监李诚,我也万万没想到。”
钟粟没有撒谎,他真的是意外。
“此人我虽然不认识,但听老师说过,我大宋宫中宫外,不少建筑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实在是不容小觑啊。”
“是啊,我当时就跟他商量过了,营造之事和学问之道一样,那也是需要花大量的功夫去琢磨。据我所知,李诚正在写一部《营造法式》的书,初稿已经有了,汴京乃喧嚣之地,我准备说动李诚,让他把弟子们派往书院,一边精心研磨著作,一边还可以顺带培养一些人才。”
钟粟对杨时解释了一番。
“这个想法似乎还不错,你觉得李诚会答应吗?”
“当然会答应,这是在传承他的衣钵,怎么可能会拒绝。不管是什么人,都想把自己的毕生所学进行一个总结,他在汴京一日,那里就有一日之事,如果能够让他的弟子来登封,他只会求之不得。”
“也好,但愿如你所言,你放心,这里的准备工作就交给我了,你尽管回汴京去游说。”
杨时已经明白了,钟粟说是找他商量,其实就是要去汴京挖人了。
只要挖来的人能够有一个舒心的研究环境,他们一定能够做出意想不到的成绩。
钟粟不想在杨时跟前挑明的是,李诚再怎么为大宋的建筑业呕心沥血,但多少还是有一些私心。
自己的《营造法式》整理可是酝酿了好久,老版本的《营造法式》不够完备的问题,随着李诚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自己作为一个宫廷建筑学家,如果能够拿出一部著作,那也足以光耀千秋。
钟粟根据一些模糊的记忆判断,既然1103年《营造法式》已经刊行于世,那按照古人的技术手段和效率,现在这个时间正是全力整理资料的时候。
这个时候非常需要一个没有干扰的环节,这个环境在汴京也有,但也可以是在登封。
因为五侯府马上要开工,这就意味着不少人都要参与到五侯府的设计中来。
这样一来李诚版《营造法式》的编写工作进度自然会很慢,如果让编写组的人来嵩阳分院,情况就不一样。
两地相隔算近不算近,算远不算远,工程再着急也未必会来登封调集人。
正因为这个原因,钟粟才断定,李诚不但不会拒绝,还会非常高兴。
只要能把《营造法式》的编写组弄到嵩阳分院,等到三两年后编写工作完成,书院也会悄无声息地培养起来一支营造队伍。
说不定到那个时候,编写组的部分人会主动留下了,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20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205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