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推荐阅读: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斗破之无上之境、校花的贴身高手、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周存福撂下电话后寻思:听上面的意思,也不是责备他们村做买卖,就是让他再往去县里跑一趟。要不去问问小谢,看县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结果谢怀谦知道此事后,跟周存福跑了县里一趟,特意去见了县长,跟县长谈了谈新政策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县长还是原来夸奖过谢怀谦的那个县长,他对谢怀谦很是赞赏。这个年轻人就算考上大学,依旧心里想着辛苦劳作的乡亲们,依旧想办法帮助乡亲们发家致富。
县长对谢怀谦说:“谢怀谦同志,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有思想,有追求,有担当,你要好好努力,不要辜负国家对你的培养。”
县里确实接到上面的新命令,要贯彻落实改革开放政策。既然如此,县里对周家村做买卖的事,雷声大雨点小,询问过后,就放了过去。
就是把周存福吓了一跳,还以为要出啥事呢,他都做好承担一切的准备。既然县里都不管,周存福心里就踏实了。看来真像小谢说的,以后个人也能做买卖了,不会再有人闹着割“资本主义尾巴”。
这次谢怀谦回来,还见到他曾经帮助过的胡小明和胡小芳,两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了十几岁的中学生。
胡小明知道谢怀谦一家回来,特意到他家来道谢,感谢他曾经在他们兄妹最困难的日子里帮助过他们。如果不是谢大哥,他们兄妹不会过得如此舒适,既能吃饱饭,还能继续上学。
前一阵子,胡小明她妈胡寡妇已经被放了出来。
胡寡妇不知被关在哪里劳改几年,性子发生很大的变化。她变得沉默寡言,不爱跟人交谈。即便是回来面对儿女,她也没多少话说,也没有解释过自己的所作所为。
当然,胡寡妇回来时,她婆婆闹了一场,不想让这个品行有污点的女人再进老胡家的大门。
可是胡寡妇无处可去,只能回这里。她娘家那边,早因为她被关就断了往来。何况她兄弟早已成家,弟媳妇根本容不下她,弟媳妇又不傻,怎么会弄个名声不好的大姑子回家住。
这不,胡寡妇只好厚着脸皮住在胡老二家,好在儿女没有嫌弃她,接受了她并让她住下。就是胡老太好骂了胡寡妇一顿。
胡寡妇面无表情听婆婆的谩骂,之后关起大门过自己的日子。她不怎么出门,也不再跟别人来往,只在家里给儿女烧饭,料理家务,又喂了两头猪、几只鸡,也算有点事干。
还有,周墨更加懂事了,从别人口中的得知周娇是亲姐姐的事,内心觉得很对不起这个被送出去的姐姐。他听别人说,父母是因为要他这个儿子,才把五姐送人。
这次周娇一家回来后,周墨还是跟双胞胎玩,见到周娇后,红着脸叫姐姐。周娇给他零食吃,他都不好意思要了,还是周娇特意塞到她手里。
周娇不会把大人犯下的罪孽强加在孩子身上。曾经她说服了红姐把亲妈送进医院,算是还了亲妈的生恩。以后,她只会奉养奶奶,不会再管亲爹亲妈那边。不过,人家有了儿子,估计用不着她养老。
总的来说,周娇一家在周家村过得这个新年比较愉快。
此时年味浓,人情味更浓,村民的日子跟以前比好过很多,大家伙心满意足,少有因为鸡毛蒜皮斤斤计较的事。
年前,村干部给村民发最后一次集体分红,每户的分红又比去年增加了,每个领到钱的村民都笑得极为开心。
因为谢怀谦的建议,村干部每年都要把账目公布在村委会院墙的黑板上,能让群众看到村里的账目。大人不识字,可以让上学的孩子帮忙对对账目。所以,有的孩子会被家长逼着算村里的账。
有的孩子岁数大,读到的年级高,一般能读懂,会对账。那些读到二、三年级就被爸妈逼着对账的孩子苦逼了,愁眉苦脸算一通,根本算不清楚,因为孩子们根本不懂账目。还被爸妈点着额头说笨得要命,读了两年书白瞎了,啥都不会。
孩子们申诉:爸妈以为他们是天才吗,读到二三年级就会对账?
年前,村里经常杀猪宰羊,分鱼分肉,每天闹哄哄的,村民却格外开心,孩子们更开心。因为每到过年,意味着他们会经常吃肉,还有新衣服可穿,还可以放鞭炮,到别人家拜年时,兜兜里被装满瓜子、花生等零嘴。
过年过节,对无知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最幸福的。
过完新年后,到了初八这天,村干部趁谢怀谦在村里,早早要给村民分地。
周家村地多,土地肥沃,分起来也好分。分完后,村民每人得了二亩多地。还有,村里的耕牛也分了分,有想要的村民就拿钱买,得的钱再分给村民。
田地分了好几天,才分完。毕竟要给一家家丈量亩数,麻烦得很。
“地成了自家的,这么说以后打了粮食都是自家的。”
“当然了,难不成还要交给队里?”
“你们别忘了,还得交公粮呢。原来是队里一总交公粮,分了地肯定是自家去交公粮。”
“嘿嘿,我忘了这茬。以后这地成了自家的,得照顾精心点,全家的口粮可就靠这几块地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看来,他们对分地一事是赞成的。这样,以后田地成了自家的,大老爷们肯定都甩开膀子给自家干活,很少有人再偷奸耍滑了。
这不,分了地后,有的村民整天往自家地头上跑,很是关注地里的庄稼,原来他们可没这劲头。
进了正月十几,谢怀谦和周娇开始准备回首都的事。
周娇和苏云秀喜欢吃老家的山蘑木耳,以前苏云秀存的那些都吃光了,周娇想在村民那里买一些带着。
这个话头刚透露出去,没过多久,就有人来给她家送山蘑和木耳。
一个婶子提着些山蘑木耳家来说:“你们一家子吃能吃多少,买啥买,几家匀点给你们,就够你们吃的。”
这个婶子刚走,某个嫂子又来了。之后几天,不断有人来给周娇送山货,最后弄了好多。
周娇无奈地笑着跟来人说:“三婶子,每家给送了点,家里已经很多了,那些都吃不了,下次再要婶子送的。”
“娇娇,你都收了别人的,也得收下我的才行。”三婶子说着就把山货往桌子上倒,说啥也得把东西给周娇留下。
她家那口子可是说了:小谢帮村里做了不少事,一定要得把东西送下才行。
周娇没想到乡亲们如此热情。本来她想花点钱收点山货自家吃,没想到这么多人来给送山货。因为送的多,周娇不想都留下,可是乡亲们非得给,送来的这些够她家吃好久。
周娇送走热心肠的乡亲们,跟奶奶说:“奶奶,您看乡亲们可真热情,给送这么多东西来。”
苏云秀心里有数,“这还不是小谢为人好,才有这么多人看在他的面子上送东西。”
她活这么大年纪,也没为下这么多人,还是小谢有能耐,混得人缘好。
谢怀谦知道乡亲们给送了好多山货,让周娇安心收下。他倒不是为了这点子东西,而是乡亲们也要面子,他能收下他们送的东西,他们才高兴呢。
过了正月初十,谢怀谦带着媳妇孩子告别乡亲们,坐上返程列车。他们还是先是先转站到h市,去接爷爷奶奶一起去首都。
他们这次过年回来,跟爸妈相处时间少,又在家呆了几天。临近开学的日子,谢怀谦一家才到达首都。
谢怀谦和周娇回来后,先安排双胞胎上学,因为他们回来晚,双胞胎错过了开学时间,当家长的必须给老师解释清楚原因。
把双胞胎送到学校,小两口又把明珠小姑娘送到附近的幼儿园上学。明珠很喜欢新学校,她长得漂亮,穿的衣服又好看,虽说有点娇气,但是老师挺喜欢她,对她比较照顾。
明珠喜欢学校里,是因为那里的小伙伴比较多,很好玩。不像在家里,只有一个小弟弟陪她玩。而且弟弟太小,俩人经常玩不到一起去。在幼儿园多好啊,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丢手绢、过家家的游戏。
周娇看女儿到了幼儿园如鱼得水,玩得挺开心,就把悬着的心放下了。她知道有的孩子刚上学时不适应学校环境,哭着闹着要回家。可是她家这三个上学的孩子,一说上学就特别高兴,从没哭着跑回来过,让她特省心。
谢怀谦和周娇开学后,被学校浓厚的学习气氛感染,再次投入到忙碌的学生生活中去。
七七、七八界的大学生,好多都是下过乡的知青,他们特别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一有时间就学习。学生们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在这三点之间来回转,除了睡觉时间,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可以说几乎把全部的心思放到学习上。
没有人逃课打架,更没有人旷课,大学生们甚至在节假日和周末都在学习。
喜欢转运六零末请大家收藏:转运六零末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结果谢怀谦知道此事后,跟周存福跑了县里一趟,特意去见了县长,跟县长谈了谈新政策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县长还是原来夸奖过谢怀谦的那个县长,他对谢怀谦很是赞赏。这个年轻人就算考上大学,依旧心里想着辛苦劳作的乡亲们,依旧想办法帮助乡亲们发家致富。
县长对谢怀谦说:“谢怀谦同志,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有思想,有追求,有担当,你要好好努力,不要辜负国家对你的培养。”
县里确实接到上面的新命令,要贯彻落实改革开放政策。既然如此,县里对周家村做买卖的事,雷声大雨点小,询问过后,就放了过去。
就是把周存福吓了一跳,还以为要出啥事呢,他都做好承担一切的准备。既然县里都不管,周存福心里就踏实了。看来真像小谢说的,以后个人也能做买卖了,不会再有人闹着割“资本主义尾巴”。
这次谢怀谦回来,还见到他曾经帮助过的胡小明和胡小芳,两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了十几岁的中学生。
胡小明知道谢怀谦一家回来,特意到他家来道谢,感谢他曾经在他们兄妹最困难的日子里帮助过他们。如果不是谢大哥,他们兄妹不会过得如此舒适,既能吃饱饭,还能继续上学。
前一阵子,胡小明她妈胡寡妇已经被放了出来。
胡寡妇不知被关在哪里劳改几年,性子发生很大的变化。她变得沉默寡言,不爱跟人交谈。即便是回来面对儿女,她也没多少话说,也没有解释过自己的所作所为。
当然,胡寡妇回来时,她婆婆闹了一场,不想让这个品行有污点的女人再进老胡家的大门。
可是胡寡妇无处可去,只能回这里。她娘家那边,早因为她被关就断了往来。何况她兄弟早已成家,弟媳妇根本容不下她,弟媳妇又不傻,怎么会弄个名声不好的大姑子回家住。
这不,胡寡妇只好厚着脸皮住在胡老二家,好在儿女没有嫌弃她,接受了她并让她住下。就是胡老太好骂了胡寡妇一顿。
胡寡妇面无表情听婆婆的谩骂,之后关起大门过自己的日子。她不怎么出门,也不再跟别人来往,只在家里给儿女烧饭,料理家务,又喂了两头猪、几只鸡,也算有点事干。
还有,周墨更加懂事了,从别人口中的得知周娇是亲姐姐的事,内心觉得很对不起这个被送出去的姐姐。他听别人说,父母是因为要他这个儿子,才把五姐送人。
这次周娇一家回来后,周墨还是跟双胞胎玩,见到周娇后,红着脸叫姐姐。周娇给他零食吃,他都不好意思要了,还是周娇特意塞到她手里。
周娇不会把大人犯下的罪孽强加在孩子身上。曾经她说服了红姐把亲妈送进医院,算是还了亲妈的生恩。以后,她只会奉养奶奶,不会再管亲爹亲妈那边。不过,人家有了儿子,估计用不着她养老。
总的来说,周娇一家在周家村过得这个新年比较愉快。
此时年味浓,人情味更浓,村民的日子跟以前比好过很多,大家伙心满意足,少有因为鸡毛蒜皮斤斤计较的事。
年前,村干部给村民发最后一次集体分红,每户的分红又比去年增加了,每个领到钱的村民都笑得极为开心。
因为谢怀谦的建议,村干部每年都要把账目公布在村委会院墙的黑板上,能让群众看到村里的账目。大人不识字,可以让上学的孩子帮忙对对账目。所以,有的孩子会被家长逼着算村里的账。
有的孩子岁数大,读到的年级高,一般能读懂,会对账。那些读到二、三年级就被爸妈逼着对账的孩子苦逼了,愁眉苦脸算一通,根本算不清楚,因为孩子们根本不懂账目。还被爸妈点着额头说笨得要命,读了两年书白瞎了,啥都不会。
孩子们申诉:爸妈以为他们是天才吗,读到二三年级就会对账?
年前,村里经常杀猪宰羊,分鱼分肉,每天闹哄哄的,村民却格外开心,孩子们更开心。因为每到过年,意味着他们会经常吃肉,还有新衣服可穿,还可以放鞭炮,到别人家拜年时,兜兜里被装满瓜子、花生等零嘴。
过年过节,对无知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最幸福的。
过完新年后,到了初八这天,村干部趁谢怀谦在村里,早早要给村民分地。
周家村地多,土地肥沃,分起来也好分。分完后,村民每人得了二亩多地。还有,村里的耕牛也分了分,有想要的村民就拿钱买,得的钱再分给村民。
田地分了好几天,才分完。毕竟要给一家家丈量亩数,麻烦得很。
“地成了自家的,这么说以后打了粮食都是自家的。”
“当然了,难不成还要交给队里?”
“你们别忘了,还得交公粮呢。原来是队里一总交公粮,分了地肯定是自家去交公粮。”
“嘿嘿,我忘了这茬。以后这地成了自家的,得照顾精心点,全家的口粮可就靠这几块地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看来,他们对分地一事是赞成的。这样,以后田地成了自家的,大老爷们肯定都甩开膀子给自家干活,很少有人再偷奸耍滑了。
这不,分了地后,有的村民整天往自家地头上跑,很是关注地里的庄稼,原来他们可没这劲头。
进了正月十几,谢怀谦和周娇开始准备回首都的事。
周娇和苏云秀喜欢吃老家的山蘑木耳,以前苏云秀存的那些都吃光了,周娇想在村民那里买一些带着。
这个话头刚透露出去,没过多久,就有人来给她家送山蘑和木耳。
一个婶子提着些山蘑木耳家来说:“你们一家子吃能吃多少,买啥买,几家匀点给你们,就够你们吃的。”
这个婶子刚走,某个嫂子又来了。之后几天,不断有人来给周娇送山货,最后弄了好多。
周娇无奈地笑着跟来人说:“三婶子,每家给送了点,家里已经很多了,那些都吃不了,下次再要婶子送的。”
“娇娇,你都收了别人的,也得收下我的才行。”三婶子说着就把山货往桌子上倒,说啥也得把东西给周娇留下。
她家那口子可是说了:小谢帮村里做了不少事,一定要得把东西送下才行。
周娇没想到乡亲们如此热情。本来她想花点钱收点山货自家吃,没想到这么多人来给送山货。因为送的多,周娇不想都留下,可是乡亲们非得给,送来的这些够她家吃好久。
周娇送走热心肠的乡亲们,跟奶奶说:“奶奶,您看乡亲们可真热情,给送这么多东西来。”
苏云秀心里有数,“这还不是小谢为人好,才有这么多人看在他的面子上送东西。”
她活这么大年纪,也没为下这么多人,还是小谢有能耐,混得人缘好。
谢怀谦知道乡亲们给送了好多山货,让周娇安心收下。他倒不是为了这点子东西,而是乡亲们也要面子,他能收下他们送的东西,他们才高兴呢。
过了正月初十,谢怀谦带着媳妇孩子告别乡亲们,坐上返程列车。他们还是先是先转站到h市,去接爷爷奶奶一起去首都。
他们这次过年回来,跟爸妈相处时间少,又在家呆了几天。临近开学的日子,谢怀谦一家才到达首都。
谢怀谦和周娇回来后,先安排双胞胎上学,因为他们回来晚,双胞胎错过了开学时间,当家长的必须给老师解释清楚原因。
把双胞胎送到学校,小两口又把明珠小姑娘送到附近的幼儿园上学。明珠很喜欢新学校,她长得漂亮,穿的衣服又好看,虽说有点娇气,但是老师挺喜欢她,对她比较照顾。
明珠喜欢学校里,是因为那里的小伙伴比较多,很好玩。不像在家里,只有一个小弟弟陪她玩。而且弟弟太小,俩人经常玩不到一起去。在幼儿园多好啊,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丢手绢、过家家的游戏。
周娇看女儿到了幼儿园如鱼得水,玩得挺开心,就把悬着的心放下了。她知道有的孩子刚上学时不适应学校环境,哭着闹着要回家。可是她家这三个上学的孩子,一说上学就特别高兴,从没哭着跑回来过,让她特省心。
谢怀谦和周娇开学后,被学校浓厚的学习气氛感染,再次投入到忙碌的学生生活中去。
七七、七八界的大学生,好多都是下过乡的知青,他们特别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一有时间就学习。学生们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在这三点之间来回转,除了睡觉时间,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可以说几乎把全部的心思放到学习上。
没有人逃课打架,更没有人旷课,大学生们甚至在节假日和周末都在学习。
喜欢转运六零末请大家收藏:转运六零末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594/229202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594/2292025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