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高徒
推荐阅读:全球崩坏、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人族禁地、快穿之不服来战呀、谍影:命令与征服、重生在电影的世界、神秘让我强大、道士不好惹、斗破之无上之境、我的谍战岁月、
纳粹高徒
托德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和所有这个年纪的男孩一样,他活泼开朗,对世间万物充满了好奇,但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另类力量隐藏在他的灵魂之中。一次偶然中,托特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自己所居住的平静小镇上,居然住了一个曾经在二战时期犯下过累累罪行的前纳粹军官杜山德。
托德的这一发现并没有令他感到害怕,正相反,内心的悸动对他发出了召唤。托特找到杜山德,当面揭露了他所隐藏的罪行,但托德的目的却并非勒索或驱逐,而是要求对方将战争时期的所做所闻娓娓道来。在残酷和暴力的言语之下,一颗恶魔的心逐渐苏醒。
之前在评论区看到有人在聊肖申克的救赎时提到了斯蒂芬金的这篇小说,结果找半天都没找到,后来才发现是收录在《肖申克的救赎》里,写得确实很好,少年和老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太精彩了。
照例放书评:
作者:小崽子爱跳舞(来自豆瓣)
纳粹高徒:完全被史蒂芬金牵着走,大段细致到病态的心理描写,让你深陷角色当中,体会你曾设想过的病态,甚至是不曾设想的,去亲密接触人性阴暗面。夏日沉沦有着电影般的阅读体验,心理描写穿插在叙事中,场景感非常强,而且金收放自如。金擅长缓缓击垮读者心中对角色的初印象,通过描写凌迟般撕开角色光鲜亮丽的表皮和假人设,□□裸的给你看他们阴暗角落里蹲踞着的那个恶魔。当你最后合上书,故事结束了,但你却意犹未尽,仍然能听到恶鬼的嘶吼,甚至会辗转反侧,最后一睁眼,仿佛看见金躲在角落里朝着你坏笑(引用某个书评)。
这个短篇真的是邪疯了,看完感觉自己的心理防线也在最后一刻被击垮了。这本书让我深切的知道,永远不要试图打开潘多拉的魔盒,窥探也最好不要,否则,再缜密的心思都会抵挡不住心中纯恶的诱惑。我们或许真的会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做出错误的事,葬身于本性的深渊,直至无法呼吸。性本恶,人类无法回避求生和生存的本能,善恶之间,一念之隔。战争和历史不应该仅仅是书中的图片和文字,那些句子里的悲伤和遭遇,都曾呐喊过。如果你身边有一个纳粹战犯,你会怎么做?如果你身处战争年代,你会是那个甘愿被奴役的受害者,还是服从命令,违背道德的恶魔?高估自己,非常致命。
文中大段看似冗长的生活描写看起来仿佛是废话。跟金的另外一部长篇宠物公墓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的,在这部短篇里,大部分的描写或多或少都在为人物性格和关系服务,并且金的确不出意料地埋下了几个要命的伏笔,好在最后让你倒吸一口凉气。艺术来源于生活,我相信恐怖也是,最生活化的恐怖,最能'沁人心脾'。金懂得如何真正吓住你,靠的不是jump scare(书也做不到),血腥。这点或许也是金的小说令人着迷之处。
小说中托德和杜山德两人的关系变化非常自然而且巧妙,金的写作功底厉害到可怕,不靠华丽的辞藻,靠的是细水长流般的叙事(只不过水变成了血)和简单到直抵要害的文字提炼,以及最重要的是故事本身的出彩。夏日的沉沦不是一蹴而的失足,而是一双双手把你拉入深渊的不可逆。从二人圆谎,到他人破谎,再到揭发,最后托德疯狂的这几个阶段被金融入进了七十年代美国普通的加利福尼亚小镇。一定要在酷暑时把这篇短篇安利给好友,绝对比冰棍还要管用,让人透心凉,透透的。恶魔在身边,这句话被金诠释得淋漓尽致,不是说着玩的。
整片小说的高潮落在了通过第三者的介入发现破绽的时候。莫里斯引出高潮,橡皮爱德华,醉酒者,警方三个人物通过报纸这个元素串联在一起,把气氛推到紧张的最顶端,此时已是火药味十足,压抑已久的心魔,心里的呐喊,只等最后的爆发。橡皮爱德华在仓库发现作假成绩单后找到托德时,暴风雨前的最后一声闪电在此结束了,砰!这位鞠躬尽瘁的老师到死都在喊着至亲女儿的名字,让人揪心。直到最后一句话,'五个小时后,天快黑时,他们将他拿下。' 整部小说戛然而止,只留下读者的唏嘘和回味的尾音。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调查者的逻辑梳理,有了一点侦探推理小说的味道,只不过这篇小说从头到尾让读者进入现场,围观了纳粹高徒的诞生。
此部小说的深度很够:'过去的事情并不会那么容易就过去了,否则人们为什么还要读历史呢?' 历史的车轮向前,卷走悲伤,卷走荣耀,卷走黑暗。时间会冲淡回忆,梦魇却加深罪孽,有些东西,是会记一辈子的,永远都无法过去。没有谁可以替历史中的受害者原谅施暴者,也没有人可以为施害者开脱。是什么造就恶魔,值得我们思考...... 如果处决恶魔是在阳光里行刑,那么滋生恶魔就是在黑暗中酿酒,只有香味散发出来,你才会突然惊醒,原来你的纯净水居然是高度数的白酒。不尝,你怎么知道呢?
————————————
好久没看到这么细致又自然的心理描写了,不过里面“恶”的部分和情节上还是有点太“精致”了,在少年和恶的搭配上首推雅歌塔的《恶童日记》,那小学生文笔、流水账且无规律无主线的叙事结构,无知无觉到荒诞可笑的内心戏合一起是真的绝了,文中孩童的口吻把“恶”提纯成了一种创伤记忆,就里面的人不觉得有什么以一种今天过家家时跌倒的语气写日记做坏事,我们读者既能感受到主角和他人的恶,还能感受到所有人被“恶”吞噬后的一些人类或主动或被迫当畜生后的痛意。就纳粹高徒看后思考的还是哲学、历史问题,恶童就只剩下对生存问题的思考,杀)人也从对杀)人者的道德审判变为今天谁不走运的几率问题。
非常推荐大家同时看下《纳粹高徒》和《恶童日记》,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下极佳文笔+精致的结构和极劣文笔+随意的编排如何呈现“恶”的,WX读书这两本应该都有的。
喜欢我就是喜欢苏文(新)!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就是喜欢苏文(新)!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2/22986/275887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2/22986/275887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