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猫咪
推荐阅读: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斗破之无上之境、校花的贴身高手、特拉福买家俱乐部、清都仙缘、她是剑修、
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当一段身穿深绿色连帽衫的神秘人物杀死两只小猫的视频被传到网上时,整个互联网都轰动了。一群业余网络侦探开始联手追踪发布者。在一场危险的猫鼠游戏中,每一次点击都会鼓励令人毛骨悚然的作恶者发布更多令人不安的视频,直到最后一段视频被上传。这一次,受害者是人类。这是一个真实的恐怖故事,由《冒充者》和《丝绸之路》的制片人倾情打造,讲述一个杀手迫切地想要成名,因此打破了互联网上的首要规则:别惹猫咪。
这部纪录片本来没打算推的,但一再看到有人推荐《这膝盖我收下了!》,就突然想聊下这个话题,网络时代下新的犯罪类型。
先放两篇影评:
作者:麻泥黏猛撸(来自豆瓣)
近期,很多人对这部纪录片的片名与切入点提出异议,他们疑惑“人命关天的事,为什么要以虐猫为切入点”,他们甚至质疑影片的价值观不正确——似乎猫命比人命更重要。
然而,这并不是一部缅怀林俊的纪录片。它的重点是“互联网犯罪”。它的整个叙事逻辑是这样的:
1、互联网有个不成形的潜规则:别惹猫咪;
2、想要名气的疑犯挑战这一规则,发布虐猫视频;
3、群众接受挑战,人肉疑犯,伸张正义;
4、疑犯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执行自己的计划,杀了林俊,将故事推向高潮;
5、疑犯被抓,影片发出灵魂提问:是我们喂养了这只猛兽吗?
如果你不是一个强烈的动物保护主义者,你不明白“别惹猫咪”这一规则。那我们可以换其他的规则,比如“不许辱骂中国人”等任何一旦违背就会引发公愤的规则。
那我们可以假设,假如我是这个案件疑犯的模仿犯,我可能就会尝试这样计划,
1、发布辱骂国人的视频,引发公愤;
2、在得到大量的关注与流量之后,发布杀人预言;
3、杀人,完成自己的“剧本”。
“虐猫”跟“辱骂国人”虽然可以说完全不同,“虐猫”更看出“反社会倾向”、而“辱骂国人”可能只代表那人就是个人渣+傻叉+叛徒+种族歧视。但它们违背互联网的“潜规则”、引发公愤,且能让始作俑者带来大量关注是一样的。
所以,“别惹猫咪”不是想告诉你“猫命比人命金贵”。纪录片的重点是“互联网犯罪”,整个互联网双方——群众与疑犯的博弈与共生才是讨论的重点。
“别惹猫咪”除了呼应了影片的切入点,也呼应了影片结尾的探讨。但除了叙事结构上的安排外,我个人觉得“别惹猫咪”作为标题还有其警示作用,那就是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企图逾越人民底线以博取关注的人,尤其是做了反人道事情的人。
————————————————
作者:徐若风(来自豆瓣)
最初看到这部纪录剧集的豆瓣页面时,它还没被翻译成《别惹猫咪》,而是叫做《猫不可杀不可辱:网络杀手大搜捕》,评分9分(目前降至8.5分),一个更为浮夸的名号。
作为一个天生就会被各类“都市奇闻”吸引的观众,我自然而然点击了下载。
大家想必和我一样,看着网飞Netflix出品的这部纪录片剧集的名字,必然会认为这是个关于“虐猫狂”,或者是在网上人肉搜捕“虐猫杀猫狂”的纪录剧集。
这种想当然般的天真,让我对接下去所要发生的一切,都完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以至于在看的过程中直接被吓哭了两次。
在此事先说明一下,这部作品分为三集、三个小时,而上述内容仅是其首集所展现的,几乎是“口味最轻”的部分。
面对极度恐怖的“十八弯回环究极体过山车反转”,最好事先看片再来读影评。此外,下文涉及杀人分尸等内容,也许会造成不适,不能接受的朋友请不要往下阅读了,而能接受的朋友也请不要以猎奇的心态来看待严肃的案件。
这个案件里包裹的,不仅仅是一场网络上的较量,更是我们这个“10年代”的“时代症候”。
2012年5月29日,加拿大渥太华的警方接到了来自联邦保守党总部打来的电话,他们收到了一个可疑包裹,里面装有一只冰冷的人脚。随后,另一边的自由党总部也收到了包裹,里面装有人手。一瞬间舆论哗然。
四天前,Best Gore上发布了一段名为“1 Lunatic,1 Ice Pick”(《一个疯子,一把冰锥》)的10分钟的视频,在昏黄色的灯光下,一名男子把类似冰锥的凶器反复刺入另一位男子的身体。继而,他把死者的头颅割下,切肉、放血、肢解、奸尸,之后吃掉了他的部分尸身,并进行□□。更具体的内容就不再描述,总之,这个视频在网络上逐步火爆,凶手的行径就是为了给自己博取眼球和流量。
这段被几十万人观看的视频被证实为真,警方表示,受害者就是上述所言的身体部位的主人——中国留学生林俊。而嫌疑人则锁定为卢卡·马尼奥塔,一个从事援(交行业的年轻男子。
而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两年前(也就是2010年),这个残暴的杀人犯卢卡就已经被一群“网络爱猫人士”盯上了。他们不断对他实施“网络追捕”,并且预言他之后会成为变态杀人狂,没想到一语成谶。
《别惹猫咪》这部纪录剧集就是从2010年的一个“虐猫小视频”开始讲起。
一个名为“1 boy 2 kittens”(《一个男孩两只猫》)的视频被上传到了油管,画面中,两只可爱的猫咪被放在了床上,一个身穿深绿色连帽衫的神秘人轻轻地抚摸着它们,将它们举起并放置入吸尘器的真空密封袋,把里面的空气吸光。两只小猫一直在挣扎,直至死去。
这段视频立刻引起了公愤,动物保护者们联合了起来,并且发动了赏金,上万人加入到“人肉”的行列中,但信息大多是无用的。
与此同时,“虐猫狂”的视频并没有完结,而是接二连三地到来,比第一段更加恐怖:第二段是把猫活活淹死;第三段是把猫投喂给一只大蟒蛇,画面血腥,截图就不上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他的挑衅——他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做了越来越多的“自爆”,甚至用马甲私信给群组的核心成员们,提醒他们最新的信息和可能的调查方向。
群组的核心成员们为了提防“被渗入”,建立起了可靠的“核心群”,开始深度追踪虐猫者的网络痕迹。一场较量随之展开。
可以看得出来,虐猫者也在这个群组中潜水,“享受”着大家对他的关注,并主导着这场他心目中的“猫鼠游戏”。
《别惹猫咪》这部纪录剧集与传统犯罪人物纪录片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以受害者/加害者群体作为主要的切入视角,而是从一群看似无关的人出发。
尤其是他们组建的这个以“线上群聊”为唯一交流方式的网络社群,无所不用其极地找寻卢卡的痕迹,并在隐约之中与两年后的凶杀案有所联系——这一切的“神展开”,背后暗合的是网络社会的肌理与症候。
随着信息技术渗透进当代人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时代生来便以一种快速率计算的方式而存在。在线搜索、参与社交网络平台等,成为了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并由此带来了大量网络上的留存隐私与自我披露。
对于“人肉搜索”,已经有很多的影视作品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探讨,但在这起案件中,它表现出了更为复杂的维度:刻意引导下的“人肉搜索”。
一方面,这群“爱猫人士”们的确找出了网络信息中的有效信息点,即便这样做有点不顾网络上的隐私与伦理。在这些段落里,这部纪录剧集和去年的《网络迷踪》有异曲同工之处,都以虚拟界面展开,处理得非常类型片化,情节抽丝剥茧、跌宕起伏,拥有丰富的戏剧张力。
比如在一张商场的镜子映像中找出拍摄当天的时间地点:
又比如在日常照中,靠精密搜索加油站,找出卢卡的公寓住址:
但同时,这些“网络侦探”们查得再深入,最终都会“无功而返”。他们给了媒体消息,媒体最终仍旧不了了之;他们给了警局消息,但仍旧被忽视了;再找上门去,卢卡早已搬走。
凶手引导着这场对自己的“人肉”。他在网络上刻意布下自己的虚假信息,每次“被人肉”的过程中,他都能获得心理满足,并在被发现前上演逃脱。
最终,他发出了杀人预告:“我会继续拍更多视频,下次你们看到的视频里,主角会是人。”
卢卡的一切信息,包括他的心理画像、过去两年的各类资料,都在“核心群”的成员们每天的网络搜寻中了如指掌,并且给到警方。然而,以往耸人听闻的东西,现在不过是偶尔划过就很容易忘掉的页面——包含着卢卡的资料邮件,就在这样的心态下,被“遗忘”在警局的电子邮箱里了。
警方的视若无睹,让卢卡最终杀人成功。但我们又不能因为警方的“不作为”而责备他们,毕竟在这个时代,有谁能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网上的玩笑”、一次“网上的发泄”。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无论是警方还是“核心群”的成员们,都无法做出更多,直到尸块被发现。
“当你望向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
从“虐猫”到“杀人”,从“网络搜捕”到“协助警局”,缠斗着的双方在这两年中转变着自己的行为和身份。
他们从未谋面,却在网络上构成了“猫鼠关系”,一方追逐,一方逃窜。而双方之间的追跑,则类似于一种“喂养”,进一步激发了卢卡的作案心理和过激行为。
两年间,无论是现实发生的种种事件,还是纪录片的呈现,都包含着无数的小反转和阶段性的大反转。在此层面上,这部纪录片以最“抓马”的方式,展现着各路人马的推理与论调,将案件各个视角的“戏剧性”都挖掘并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获得有如“情感过山车”般的观看体验。
但同时,这样的处理也势必造成纪录本身的伦理问题得以凸显:
比如在第一集中,有一位患有抑郁症的网友为了让其他网友注意到他,而谎称自己就是那个“虐猫者”。虽然“核心群”的成员们通过网络数据排查而认定他在说谎,但不在“核心群”的其他网友们却对他进行大肆的网络暴力。几个月后,那位网友自杀(不能确定是否与网络暴力有直接关系)。此处是一个值得被大书特书的批判点,但由于它和主线关系不大,为了快节奏的观赏性,创作者直接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导致在表达上不够完整。
又如在第二集中,虽然已经花了笔墨去树立林俊较为正面的、作为无辜受害者的形象,但还是出现了一些失误之处。创作者错误地把林俊当天出门进卢卡房间的行为,倾向于描述成“looking for sex”,这是一种很严重的、没有拿捏好尺度的错误。而且由于纪录剧集本身采用了过多的视听技巧和情节反转,给人过于“强类型化”的刺激观感,反而显得喧宾夺主、不够稳重,导致受害者这条线索的心路历程被刻画得浅薄空洞。
显然,这部纪录剧集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细节,但我又的确很欣赏它这种剧集之间产生巨大落差的架构方式。这种架构必然会导致过火,却又非常有效,让每一集探讨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受益于前两集的层层递进,到第三集中,整部剧集的尖锐锋利之处展露了出来。
开头时我曾提到,在观看这部纪录剧集时,短短三集却被吓哭两次。但直到此刻,其实我仍旧未写到这两个把我吓起一身鸡皮疙瘩的段落,它们分别来自第二集的末尾和第三集,关乎于——
卢卡为什么要犯下虐猫与杀人的案件来引发轰动效应?他在追求什么?
他的成长历程中究竟充满了些什么,他的爱好又是什么,让他变得如此变态乃至人格分裂?
他又是如何在普通的生活中获得大量关于杀戮与逃亡的知识储备,并一点点规划,从而完成一起又一起的犯罪?
为了保证各位影迷朋友们能有更好的观感,我决定不详写下去,同时也是因为我实在是不忍回顾了。
一个小小的提示是:最近上映了一部华语片《误杀》,里面的男主角靠一年观看八百部电影的观影量救了家人。而这部纪录剧集的第三集,几乎就是《误杀》的反向操作。
“每一次点击,都会鼓励作恶者发布更多视频,直到最后的杀人视频被上传。”
《别惹猫咪》中,沉迷于电影与虚拟世界、企求获得关注的凶犯卢卡,为了搜捕卢卡而聚集起的网络社群,都是这个时代的最新产物。
这样的故事在每个时代中都不罕见,就算是在古早年间的“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也有脑袋发热的青年人会因为“电影和流行娱乐制造了我们这一代,教会了我们杀人,所以我们要反杀”。不过,在最新的媒介环境下,这一切显得更加荒诞。
正如纪录片最后的终极拷问——
“核心群”的群友们发现,自己在这两年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去制止卢卡的行动,最终却又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他的“共犯”,被他所利用。除了这些群友外,吃瓜的路人、施加网络暴力的不明真相网友、收到资料后没有及时作为的警员们……是否整个社会,都被卷入了这场犯罪,承担其中的某个角色?
陈浩基的小说《网内人》、去年的《网络迷踪》和今年的《别惹猫咪》,其实都发出了这样的质问——网络催生了新的犯罪形式,也催生了新时代的杀人狂,形成上述的闭环,并不断恶性循环下去。
而在这个恶性循环之外,还有一个恶性循环,那就是新一轮的“看与被看”。
无论叫什么名字,《别惹猫咪》亦或《猫不可杀不可辱》,在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你都会明白,这种命名是导演刻意为之的一种误导。创作者们把犯罪者们及关于案件的前后发展,制作成一部“类型化”倾向浓重的、所谓的“纪录片中的爽片”以供我们观看——甚至有不少观众可能会如我一般,起初点开的心态就是猎奇的,因为名字好玩、题材有噱头,有着“都市奇闻”的吸引力。但这其实是很荒唐,很悲哀的一件事。
我们的情感表达,已经彻底被“网络媒介”化。而这又是另一个闭环,它从你打开这篇文章开始。
10年代就要过去了,但这个世代的社会症候并不会被遗留,它会跟着时代继续往前蔓延,与我们继续如影随形。
※※※※※※※※※※※※※※※※※※※※
因为我个人对真人秀感兴趣,所以喜欢看这主题的纪录片、英美剧、综艺和电影,晋江的真人秀题材文除了快穿之收视女王思考了下延伸主题,其他的全都是停留在观察人性层面,而且鬼知道为什么里面的观众道德感这么强,只要人是坏人就能立刻骂,是好人就能立刻粉,明明观众是最难讨好的一批人啊!而且有趣才是最应该考虑的,甚至可以说做坏事天然的就会比做好事有趣。
另外犯罪类题材,一直都是各题材里最吸引眼球的一部分,前面大火的《隐秘的角落》就非常出圈,即使在纪录片里,真实犯罪纪录片也是最火的,观众可以获得持续强烈的快感,又不需要像正儿八经的新闻一样面面俱到的还原真相。大家可以看下每年的纪录片榜单,最火的前十里犯罪类的基本不会缺席。
所以每次看到小说总喜欢玩人性本恶的实验就非常没劲,看到那些观众的反应就更是了。善良不说在生活中,在真人秀里真的是最不值钱的品质了。前几年阿根廷的《荒蛮故事》就是讲了一系列的复仇故事,娱乐性极强,复仇的起因也很小,有些仅仅是因为超车和被不合理开罚单就走上报社道路了。
但很多人包括我都觉得爽,这并不是因为道德底线低,而是生活中确实会碰到很多不顺心的事,什么被插队,被车溅水,被道德绑架,被不拿自取等等,因为都是小事,生活中也很少有人会在意,但如果有人把这些拍成新的《荒蛮故事》,看的时候一样会有爽感的,人看这些作品真的不是为了接受道德教育,告诉自己不能做这些的!
拿人性的恶做秀,最可能的是做成《饥饿游戏》和《大逃杀》,而且给罪犯展示的空间,并不代表观众一定会进行道德审判,表示共情的永远不在少数,犯罪想法并不是只有罪犯专享的,是非常非常日常的,在夫妻间、亲子间、上下级间、陌生人间等等,之前的北大杀母案,舆论都快一边倒了。
还有以前推过的《纽约灾星》这个纪录片,罪犯自己真人出镜,还是主动联系导演让他拍的,甚至还在纪录片里不小心承认了罪行,杀妻杀友杀邻居。
热评第一是:最恐怖的不是那一句“KILL THEM ALL, OF COURSE.”的呢喃,而是我发现自己对他的很多东西竟然非常欣赏、赞同,还有这条冷血狡诈的毒蛇远比世上的很多人要招人喜欢的多这个事实。如果真的存在撒旦一样的人物,大概不会是一眼看上去就面目狰狞的恶棍,而是像ROBERT DURST这样的家伙吧。
热门讨论则是:请问BOB(罪犯)招人喜欢的点在哪里?
在银幕中,“坏”不讨厌,“平庸”“普通”才是,同时,观众天然的会对能激起自己感情或者好奇心的话题更感兴趣,以及,你是更好奇一个人为什么杀人,还是一个人为什么被杀?对准杀人犯的片子远比对准受害者的片子多。
而且和别惹猫咪一样,现在相当多的罪犯犯罪并不是因为被害者怎么样,而就是很简单的为了红,可能加拿大这个离我们还远,但我们之前的新闻《快手网红给俄罗斯"酗酒"老人送烈酒》也是很惊悚了,网友里是有一堆骂的,但也有一堆支持鼓励看热闹的。还有之前滴滴那个,非常多的人为了红不择手段,甚至有些人并不是为了变现,就是单纯的想红,如果有这类给犯罪者钓鱼执法的节目,比起等观众从罪犯的言行中吸取教训,更快出现的应该是有人为了能上节目先做个大的吧。
当然我并不是批评这类真人秀文不能这样写,而是真的觉得真人秀都发展了这么多年,她们还是就写下当好人做好事吸粉也太悲哀了。
大家看这些真人秀文里女主的表现,爽感是来自女主在一堆坏人里做了好事?还是女主欺骗观众打脸观众?
最后再推荐大家看下《媒体审判》的第一集,有些时候,真人秀本身就能成为别人杀人的诱因。而且比起真相,吃瓜群众就是更喜欢看故事,我看的一些犯罪纪录片里对路人的采访,路人真的就是自己想信什么就信什么,才不管什么是真相,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父母给你转发养生文章,你能说服回去吗?
喜欢我就是喜欢苏文(新)!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就是喜欢苏文(新)!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2/22986/196491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2/22986/1964910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