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医治大唐 > 第66章 长身体呢,再等等……

第66章 长身体呢,再等等……

推荐阅读: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清都仙缘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最喜欢的前辈小巧又可爱,所以想每天让她害羞三次极道武学修改器九域剑帝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青葫剑仙反派就很无敌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武卓不是硬撑,他真的是傻呵呵的站在院子里感慨了一阵,满眼的大火就被乱糟糟的人群给扑灭了。
    倒也不能说什么也没做,铲了半锹土结果扬歪了,再就是把被褥泡进水缸,出的力连有伤未愈的梅都赶不上。
    四更已过,上官皇后确定武卓人没事,宅子损失不大还能住人便带人回去了。
    恭送皇后娘娘离开,武卓回到院内,看着满眼的乱糟糟不由得一阵头大。
    寻思着还好这段时间跟工部的人混的很熟,天亮后找匠人来收拾吧。
    工银钱给开的足些,估计两三天就收拾出来。
    说到钱,武卓想起了皇后给的银票,整整五千两银子。再想到皇后今晚的表现,隐约觉得对自己似乎太关心了一些。
    不过,想法只是在脑子里闪了一下,并没有往细处琢磨。
    毕竟皇帝老子还指望他做出降压药呢,皇后出面收买人心也是正常的。
    兜里有钱心不慌,想到已经被收起来的五千两银子,再看看满眼的狼藉,觉得根本就不是事儿。
    转过头一脸轻松的吆喝:“收工,睡觉。”
    “被褥都泡水压火了,怎么睡啊!”阿茶嘟着嘴抱怨。
    “嗨,你哥我家大业大的,被褥还不有的是。”说着话抬手指向后院:“后面东耳房里有两柜子呢,都是新做的。”
    “切,烧包样儿。”阿茶撇嘴鄙视,却被张嬷嬷瞪了一眼。小嘴一瘪,缩着脑袋跟荷一起去后院儿取被褥。
    杨安达抱着一套被褥闷声回了前院儿,张嬷嬷扶着梅先一步回屋。
    武卓不好进去,便对荷说:“帮忙看看梅姑娘怎么样,有问题喊我。”
    “还没看够。”抱着一大摞被褥的阿茶小声叨咕了一句,迈步进屋。
    见武卓满脸的尴尬,荷少见的笑了一下,点了点头跟在阿茶后面进屋。
    武卓抱着被站在院子里等了一阵,不见荷出来,便抱着被褥回去。
    被褥铺好等了一阵,探头顺窗一看,西厢的灯都已经熄了。心知梅应该没事,倒到床上闷头睡觉。
    因为忘了给炭盆添炭,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悲催的冻醒。裹着被子硬挺了一阵儿,看天色估摸着快开坊门了,咬紧牙关打着哆嗦的出被窝穿上衣服。
    听到院子里有动静,隔着玻璃隐约能看到有人影走过。
    出屋一看,见张嬷嬷的背影走进灶间,再看看冒着白烟的烟囱。
    知道这一刻他才领悟,感情皇后娘娘不是甩给他一个麻烦,而是送来了一个保姆。
    “起这么早?”普通老妇人一般的张嬷嬷正往灶膛里添柴,听到脚步回头见是武卓,脸上现出意外的神情。
    “昨晚忘了添炭,冻醒了。”武卓苦着脸说。
    张嬷嬷噗嗤一下,摇头叨咕:“娘娘说的没错,还真是个傻小子。”
    武卓一阵尬笑,凑近灶膛蹲下,伸手烤着火说:“嬷嬷,跟您请教点儿事儿呗?”
    “说吧。”张嬷嬷倒是干脆。
    “那个……”武卓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问:“梅姑娘她们三个……为什么留在我这儿啊?”
    张嬷嬷似乎早就猜到武卓会问这个,解惑道:“小梅留在这儿,是因为你那线缝的精致,宫里的女医不知口子长好后该如何拆,索性一事不烦二主。
    小荷和茶丫头留下,是娘娘担心你的安全。”
    “那帮人已经被尽数拿住,党羽也都被抓,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武卓没当回事儿。
    “呦~感情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守着,你还嫌弃上了。”张嬷嬷有意做出一副讶异的表情。
    “那…不能,怎么可能呢,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武卓嘿嘿笑着挠头。
    “我就说嘛。”赵嬷嬷掀开锅盖,用勺子搅了搅锅里的粥。
    重新盖上盖子,满脸慈笑的对武卓说:“别着急,你还得长身体呢,再等两年。”
    “长身体?再等两年?”武卓没听懂是什么意思,坐那琢磨了一阵,猛然明白了老太太在说什么。
    脸腾的一下红了个透透的,惹得赵嬷嬷呵呵的笑个不停。
    正尴尬呢,听到前院儿有呼呼的破风声,知道杨安达已经醒了,赶紧起身逃似得跑了。
    无聊的看了一阵杨安达晨练,待到外面街上有叫卖声响起,出去买了些肉饼和小菜。
    头都没敢抬的送进灶间,扔下一句“我和杨安达出去办事”便又逃似的跑了。
    这次武卓真不是装的,他来到大唐以前,虽然对人体解剖以及人类孕育繁衍机制流程了解的极为透彻,却没有任何实际经验。
    这大早晨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一老太太给“逗”了,实在是尴尬到不行。
    拉着杨安达在街边小摊随便吃了一口,等坊门开了后两人分头行动。
    武卓去工部,杨安达则奔南市。
    虽然昨晚皇后娘娘承诺了赏赐,但那是皇家奖赏百姓的淳朴。武卓作为受益人,理应也要表示一下。
    反正手里有钱,吃饭时和杨安达商量了一下,决定给昨晚帮忙的人家,每户一块腊肉,一挂香肠,再加上一盒果干一盒点心凑足四样。
    作为答谢礼算是挺重的,但如果昨晚没有大伙儿帮忙,眼下武卓的宅子准保变成一片白地。
    相比于免受的损失,这点儿谢礼就算不上什么了。
    武卓溜达到工部的时候时间还早,在外面转悠了一阵,可算碰上一个相熟的赵姓员外郎。
    将人截住见过礼,把事情说了一遍。
    赵员外郎从六品上,虽然比武卓高出一级,但知道眼前这位可是陛下眼中的红人。
    痛快的答应帮忙,托经过的小吏跟上官郎中知会一声,便带着武卓去了匠户所。
    要来花名册,捡手艺好的木工、泥瓦工勾出了七个,让管事的去喊人。
    也就差不多半个时辰,每个匠人各带了几个甚至十几个徒子徒孙呼呼啦啦的陆续到齐。
    武卓谢过赵员外郎和匠户管事,带着六十多号人浩浩荡荡的直奔宣风坊。
    回到家时,打火炕的一家人已经到了。老头儿看到武卓,苦着脸说:“主家,这炕被砸坏了,可咋整啊?”
    “砸坏了?”
    武卓昨晚着火后就没再进过耳房,还真不知道什么情况。闻言去看了一眼,顿时苦笑不已。
    耳房房顶不如正房和厢房扎实,昨晚一帮人跑到房顶上打着火的瓦片,不知是哪个脚重了还是站的人太多,一根偏粱被踩脱了,一头砸在了火炕上,把炕面戳出了个大洞。
    一个老瓦匠看了看坏掉的火炕,问武卓:“这是打算给下人住的?”
    “不是,我懒得半夜起来添碳,就琢磨着盘铺炕过冬。大屋的格局不方面,就安置在耳房。”武卓解释了一嘴。
    “这……主人家放着正房不住,住耳室?”另一个老匠人难以置信的叨咕。
    “嗨,我就一个人,没那么多讲究,正好屋小还保温。”武卓无所谓的说。
    不论眼下这处宅子,还是武卓许下的工钱,匠人们都能看出来,眼前这位虽然年岁不大官儿也不大,但绝不差钱儿。
    便有人提议道:“如果钱财宽裕的话,其实可以架个锅炉。”
    “锅炉?”武卓一愣。
    “对呀,一个五号炉,保你整间正房都能带暖和。”老瓦匠笃定的说。
    “您是说,可以装暖气?”武卓难以置信的确定。
    “对头,两根铜管或陶管带着热片连着锅炉,里面的水一烧热,屋里比火炕暖和多了。
    安装起来不损伤宅子,还保管没烟气。”另一个匠人例数暖气的好处,其它匠人也都跟着点头。
    其实暖气确实比火炕好是一方面,主要是多揽一项活计,大伙儿也能多赚一点。
    毕竟年底了,谁都想过的宽裕一些。
    武卓实在是没想到,唐朝居然有锅炉暖气这东西。不过再一想,那位瑞国公炼钢烧玻璃都能搞,弄个暖气出来,肯定没什么难度。
    跟匠人再次确认了下他们口中说的暖气,确实是自己印象里的东西,当下决定整个宅子全都通上。
    这可是个大工程,一众匠人高兴过后又有些犯难。
    眼下的暖气肯定不是现代那种能加压的先进玩应儿,而是农村用的那种靠冷热水自循环的土暖气。
    武卓这处院子太大,要是前中后三个院儿的所有屋子全通上,得两个二号炉才能带动。
    但二号炉太高,武卓这里只有正房的高度够,可正房里装俩大锅炉也不是拿回事儿啊。
    于是几个老匠人量过尺,又和武卓商量了一阵,决定用两个三号炉,一个带西厢和前院儿的倒座房。一个带正房和东厢房。
    至于后院的倒座房眼下当仓库用,通了也是浪费。等有一天要是住人了,再单独装一个就好。
    计划敲定时杨安达赶了辆崭新的马车,装着满满登登的东西回来了。
    武卓把收拾房子和装暖气的活儿大包给几个老匠人,又给打炕的一家人足额结了工钱打发走。喊上荷姑娘和阿茶帮忙,打算找间空屋把买回来的东西分份儿包好,一会儿挨家送去。
    正把东西往屋里搬呢,外面收拾杂物的一个小徒匠跑过来,说是门外有人递拜帖。
    武卓接过拜帖一看,上面印着虞城县开国县伯的戳。
    不知对方什么来头,问了下荷姑娘才知道,感情是前高皇后的亲弟弟家。
    昨晚那个脑子好像有病的梅毒患者,就是这位伯爷的三子……《医治大唐》无错章节将持续在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六六闪读!喜欢医治大唐请大家收藏:(663d.com)医治大唐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2/22344/132507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2/22344/132507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