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寒门宰相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民心所向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民心所向

推荐阅读:天道天骄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全属性武道都市不灭仙医绝色毒医王妃养鬼为祸超级修真弃少修罗武神遮天记





第1136章 民心所向宋夏兰州大战,牵动了整个熙河路。章越虽离任了熙河路,但是他仍主导实行两大政策。一个是引入棉花及纺织业,对熙河路百姓鼓励种植棉花,并实行统销统购的政策,同时在秦州建立最大的棉纺织工业。另一个是实行对整个熙河路的盐井,矿山的垄断,从土豪手里回收。二程之中的程颢是做过官的,他与弟弟程颐不同。他是颇通经世致用之学的。从待人接物而言,程颢也比程颐来得变通。历史上宋明理学虽说是二程,但其实是从程颐,朱熹这一系传下来,若程颢活得再长一些,可能理学中经世致用的部分会比后世多一些。二程开创的洛学,程颢在嵩山讲学时高度称赞了章越治熙河路,拿之与历史上诸葛亮治蜀相媲美。其中对棉花实行统销统购,似诸葛亮治蜀时,对蜀国的硬通货蜀锦进行统销统购。而对盐铁专营的垄断,似诸葛亮设司金中郎将,司盐校尉将矿业盐业收归国用,作为北伐军费。但又不同之处。章越对整个熙河路的棉花,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朝廷收购之后,放在交引所上进行期货交易。朝廷赚取从百姓至商人之间的差价利润。对棉花纺出的‘贝吉布’,章越却不官营。熙河路蕃部手中矿山和盐井,章越实行你三我七的政策,由朝廷出资金出技术出人工,而当地豪族什么都不用干,一年得利比自己干得还多。尽管熙河路现在还要朝廷每年近两百万贯的补贴,但百姓,蕃部首领,汉民称便。百姓虽说田利棉花的利润大多被朝廷赚走了。但从古至今老百姓对稳定收入的需求压倒一切。让大部分人来选,旱涝保收肯定胜过一年吃干一年吃稀。朝廷也以此避免商人收粮收棉时的盘剥。而纺织商人从交引所里购买籽棉,也杜绝了直接从朝廷手中购买的弊端。交引所对收购来的粮食,棉花要进行审查,对棉花的质量制定标准,如果棉花质量不好或特别好,在实际交割之中就要进行升水和贴水。否则商家是有权不收的。交引所的利润在于期货交易和期货交割的手续费,所以对期货质量肯定是严格审查的。这是一个国有经济和市场经济融合的完美办法。对棉花,矿山,盐井实行生产资料的垄断,既便利了百姓,也控制了商人。而不对贝吉布实行官办,也是对于投资风险资金的回报。种植棉花和生产出一匹贝吉布难度是不一样的,后者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和对生产细节的把控。纺织业刚兴起时,秦州甚至整个陕西路棉纺织业有上百家。经过五年,倒闭破产的超过五十家。除了剩余价值,要把商人的风险系数也算进去。期间章越对熙河路完全可以办到自收自支,不要朝廷每年两百多万贯的拨款。但章越对官家一而再再而三要利润的要求,同时对旧党熙河路劳师靡费的抨击一概置之不理。章越甚至还发行新股从民间筹钱为熙河路军费。有句话说得好,生意人只赚取有限的利润,暴利是不能长久的。任何事都有一弊一利,沉溺于此容易陷入虚无之说。只有以道统之,任何的术在道之下才有意义。正因为有些钱省了以后要出大问题,章越宁顶着压力让朝廷贴钱,也要将赚的钱分至地方和百姓身上。在熙宁元年王韶立通远军时,不过汉军数千,熟蕃万余户。而到了元丰二年,熙河路汉人已多达十万户以上,已编户的熟蕃三十多万户,散居山谷的生蕃近百万户。连文彦博听说过后,都评价了一句‘熙河路大治’。而战役的胜负,往往取决地民心之向背。……当李宪,王厚率三万余熙河路兵马远远抵至龛谷时,见到梁乙埋号称八十万大军围城,也是一筹莫展。他们派小校驾舟至黄河上游查看兰州军情,眼见兰州被包围得水泄不通,西夏军日夜攻打的景象对方只是远远望了一眼,即吓得飞速回来报信。李宪,王厚对视一眼,党项兵力不仅可以围城,打援也是绰绰有余,难道鸣沙城之役要在兰州城下重演吗?二人心急如焚地等到了第五日。赵思忠(木征),包顺(俞龙珂)已是带着蕃兵赶来增援了。李宪,王厚大喜赶到山头上瞭望,但见漫山遍野兵马,从四面汇至。其中有扛枪负弓,脸上刺字的熟蕃的弓手,还有骑马裸身的生蕃部落兵。生蕃兵马良莠不齐,偏是数量极多。??????55.??????李宪,王厚又惊又喜,下山迎接。王厚随王韶从征,在熙河路十几年,与蕃部首领都是相熟。他与一名四十余岁的独臂蕃部首领以蕃语言语道:“柯穆你怎到此,上次征鬼章时,你不是断了手吗?”对方笑着道:“俺不能上阵,但还有儿子啊,这次带着俺五个儿子,他们个个都是好儿郎!”“来与王将军见礼!”柯穆身后五名高大雄壮的蕃部青年上前给王厚见礼,王厚见了大喜一一扶起,并给每人送了见面礼。王厚看着山谷里齐头并进的兵马,当年章越征鬼章之后,这一幕已许久没出现过了。不少熟悉的蕃将都是一一向王厚见礼,当年这些将领不少都是随着章越打过鬼章,木征的,也有随着鬼章,木征打过宋军。但是这一次皆化敌为友,昔日恩怨都算了。有些蕃部首领用着宋人的器物,也学习宋朝典章服饰,但对他们而言爱大宋是生活,反大宋是工作。现在皆接受宋军发布动员令,如百川汇海般抵至兰州城下。到了兰州围城十日,青唐蕃部动员了三十万余,大大小小营帐半围着兰州而建。沿着洮河各种帐包仿佛是一夜冒出来般,青壮忙着搭建营寨,妇孺负责砍柴取水喂马。到了夜里,整个洮河两岸都是火光冲天。梁乙埋号称八十万大军,到底有多少还要打个问号,不过整个熙河路蕃部动员起来是真有三十万。这还不算上李宪,王厚本部宋军。也不算董毡也从青唐城方向派来了温溪心所率的五万援军,还有洮州岷州湟州等不少蕃跨山跨河跨州而至,只因路程遥远尚在半路上。往兰州兵马所行进之处,百姓们扶老携幼,壶浆箪食以迎王师。而在熙州,河州,巩州后方的商人百姓们则是踊跃募捐,出钱出力,商人自发地用自己的骡马大车组织运输,将粮秣辎重一车一车地运抵兰州前线。民众的支持和拥护竟达到这个地步,也不得不说是拜党项军名声太坏所赐。熙宁八年,梁乙埋与章楶大战于洮水,将数州烧成了白地。汉人来了教蕃人种田种棉,营造桥梁道路,开发矿山盐井,蕃部上下百姓都是称便,好容易才有今日这个局面,而党项人来了只有烧杀抢掠,想凭此征服熙河路。正应了那句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汉军动员的号令一至,万民景从,响应如云。妻儿们置办好干粮,蕃部弓手抄起武器便上路。连各个寺庙僧众也不修行了,为沿途的士卒们念经祈福。看着动员之后,一时聚集这么多兵马,连李宪本人都惊惶失措,大大出乎意料。他可没指挥过几十万兵马。指挥大兵团作战,可是个技术活。李宪办不到,王厚也办不到,甚至章楶来了也办不到。望着帐内帐外集体请战的众将及各部首领,李宪感动得热泪盈眶,对王厚等众将道:“这都是章丞相当年种下的恩德啊!”王厚虽知这些兵马大多是乌合之众,但还是点点头道:“这便是王道啊!”青唐蕃部兵马极多,也不好约束。有些蕃部看己方人多势众,又兼与党项私下多有世仇。他们不得李宪号令,已是与兰州外围的党项军打了起来。数场遭遇战,突袭战下来,党项诸部也是惊呼这些青唐蕃部……这些当年的手下败将,什么时候也这么能打。进入四月后,整个熙河路下着细蒙蒙的春雨,八十万党项重重围困着兰州城,而在党项军外头多达三十万的宋军又围着党项军进攻,无数兵马穿梭在山林,谷地之中,向驻扎在山头,隘口的党项军搏杀。而李宪命王厚率着一万精兵从下游渡口渡过了黄河,切断了从兴州至兰州的粮道。…六六闪读 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381/264053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381/264053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