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一战
推荐阅读:谍影:命令与征服、天残殇、寒门崛起、凝真、阿兹特克的永生者、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特拉福买家俱乐部、刀光如月映九州、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为什么它永无止境、
命运的抉择,这一战注定是命运的抉择。
欧庆春知道宇文铛是一个极其难对付之人,不要小看对方只是带了三万兵马,但这三万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极强,自己绝对不能大意。他自己亲自率领六万大军赶往北仓山。
这一天,貌似不是什么好天气,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有一丝丝的冷风吹动,虽然才九月底,可是北仓山已经很冷了,士兵们是快速行军,倒是不感到太冷,只不过空气中水分太大,衣服都潮湿了,冷风吹过,还是有楞的感觉,这种天气让急行军的东齐大军极度的不适应。
冷,冷倒是谈不上,就是快速走动的时候,身上的潮气让人不舒坦,其实这里,东齐士兵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最难受的还是大唐士兵,他们早早地就潜伏在山里面了,山里面的雾气,露水早就打湿了他们的衣服,再加上山里湿气很重,冷风吹动的时候,有一种阴风刺骨的感觉,让人感到极度的不适应。
这该死的鬼天气,宇文济十分的不爽,这样的日子,最好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美酒佳人,可惜,自己只能在山里吹冷风。
这一战,是宇文铛部署不假,可是这个年事已高的宇文阀阀主,大唐的大冢宰并没有出现在前线,而是在后方坐镇指挥,真正坐镇前线的是宇文济。
宇文济可不是被遥控指挥的木偶,这家伙战术修养极高,是做为宇文家族下一代军队统帅培养的,这一次带兵,就是给了充分展示军事才能的机会。
三万大军埋伏在北仓山,看起来很简单,可实际上,难度系数超乎寻常的大,要知道对手是东齐大将军欧庆春,如果说简单的埋伏就能够击败对方的话,那就太搞笑了,可以说埋伏和正面对决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确保旗开得胜,的确是有技术含量的。
北仓山有两条通道,靠北边的通道有五六丈宽,而靠南边的通道只有一丈多宽,如果设伏的话,毫无疑问是南边最合适,行军速度慢,容易被偷袭,只不过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几乎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南边设伏,基本上没有什么卵用,东齐大军一定会从北边通过。
而北边是适合行军不假,但是并不适合骑兵作战,因为地势不平,东齐的骑兵战斗力要大打折扣,在这里布防对于大唐军队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天下四国之中,只有北周是以骑兵围住,军队之中骑兵占据一多半,而大唐处于中原地带,战马极度的匮乏,全国的骑兵捆在一起,也不超过五万,大部分都是步兵。
南梁地处江南,更多的是水军,步兵次之,几乎没有骑兵,所以南梁的战略方针是防御,防御,压根不会向其他国家去宣战,毕竟水军在江南才能发挥优势。
而东齐的军队则是最均衡的,水军,步兵,骑兵计划是同样的多,他们是四处征战,骑兵对抗北周,水兵对抗南梁,还要对抗大海一族,步兵,呵呵当然是对抗大唐了,确切来说是入侵大唐。
宇文铛为这一战绞尽脑汁,而宇文济并没有完全按照宇文铛的方案执行,而是因地制宜做了一定的修改,这一战,他要一战成名,证明自己才是第三代最优秀的弟子,是阀主继承人的不二人选。
在大唐的门阀之中,阀主并不是父子相袭的,而是在优秀的子弟之中进行考研选拔,当然是在嫡子之中产生,至于庶子,呵呵,比下人强不了多少,除非是实力强大到让门阀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但也只是重视而已。
实力强大到了上官仙这种天下第一人的境界,也不能出任阀主,这就是门阀制度下最大的悲哀,血统论,血统的纯正,高贵才是王道,至于才能,呵呵只能是二等的竞争。
宇文济最强大的不是武学修为,而是军事指挥,这点类似于宇文钉,这一次,他很清楚是阀主对自己的考验,当然也知道除非出现奇迹否则自己是不可能成为阀主继承人的。
说到阀主继承人,宇文阀隐藏最大的矛盾就暴漏了出来,那就是一旦宇文铛称帝,那么就没有阀主继承的说法了,皇位肯定是传给他自己的儿子,然后传给孙子,是世代继承,基本上没有其他人什么事,这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是让其他人不满的地方。
剥夺了其他人竞争阀主的机会,这种不公平长久一来并没有迸发冲突,主要是有宇文铛这个强权阀主在,下面人是不敢怒,也不敢言,可是一旦宇文铛这个强权人物不存在了,不管是他的儿子,还是孙子,都很难控制在局面这就是为什么宇文铛愿意冒险出京,亲自指挥战役的原因,那就是趁着自己现在还能掌控局面,抓紧称帝,一旦登基册立太子之后,所有矛盾都被压制下来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很显然,宇文铛的想法有点理想化了,最起码宇文济不是这样想的,甚至连宇文锡都不是这样想的。
宇文济的想法很简单,趁着这一次作战,趁机抓住军队指挥权,只要是控制住军队,那么今后自己在阀中的地位就会水涨船高。至于宇文铛称帝,呵呵,还是晚点好,最起码给自己一个布局的机会,否则阀主之位就真的和自己无缘了。
三万大军之中,有三千铁甲骑兵,这才是大唐军队最大的仰仗。要知道这三千铁甲骑兵,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重甲骑兵,冲锋起来,杀伤力巨大,简直就是冷兵器时代的噩梦,一旦冲杀的时候,那就像是钢铁洪流一般碾压敌人。
重甲骑兵的重甲锻造工艺非常复杂,对铁的质量要求也非常高,至于铁匠,呵呵,全天下一流的铁匠几乎都在大唐。天下之中,也只有大唐才有重甲骑兵,只有大唐的军队才穿上这种重达七八十斤的重甲,去在战场上厮杀。
重甲骑兵的重甲和铁甲军的铁甲是两个概念,锻造的技术难度,也有天壤之别。铁甲军,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可以说是军队之中的中流砥柱,而重甲骑兵的重甲,是一种锁子连环鳞片甲,是由几千块大小像鱼鳞一样的铁片组成,一般的弓箭,刀剑压根就造成不了半点威胁。
而铁甲军的铁甲,又称为铁板甲,看上去好像一个整体一样,只能护住士兵的前胸后背,阻挡弓箭,刀剑的伤害,可是脖子,胳膊,腿依旧会被攻击,这点远不如重甲骑兵,要知道重甲骑兵的盔甲几乎武装到牙齿了,就连战马的脖子,腹部,甚至马腿都护住了,不仅锻造麻烦,而且是价格昂贵。以至于大唐建国三百年,也只是锻造出一万副这种铁甲。奇怪的是,大唐只有三千重甲骑兵,而另外的七千重甲却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这三千重甲原本是属于皇家的,可是武崇基做为登基的交换条件,送给了宇文阀,所以才让宇文阀拥有了全天下唯一的一支重甲骑兵。
这一仗,宇文济最大的仰仗就是这三千重甲骑兵,他早就安排好了,至于怎么安排的,连宇文铛都不清楚。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宇文铛知道宇文济指挥才能,所以才放心这一战由宇文济来指挥,并且为了旗开得胜,允许宇文济使用重甲骑兵。
两万七千士兵在北仓山的北边的山道做好了准备,要正面阻击东齐大军,而三千重甲骑兵则是藏好了,要在最关键时刻偷袭东齐大军。
六万东齐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北仓山,这一战指挥作战的并不是大将军欧庆春,而是他的侄子欧一迪,这个家伙也算是年轻一代的翘楚,文武双全,如果非得找出点毛病的话,那就是狂妄自大,自以为是。
在逼近北仓山的很好,欧一迪就让大军停止前进,他知道北仓山有两条通道,也知道这两条通道是什么情况下,北边宽阔,南边狭窄,可是大唐军队会在哪里设下埋伏呢?
正常情况下,南边设下埋伏效果最好,可是如果战场桑这样交战的话,那就成了小孩过家家了。南边只有一丈多宽,行军速度很慢,设下埋伏效果是很好的,可是这个浅显的道理,是很难在战场上英勇的。
对面的敌人是老奸巨猾的宇文铛,他不会弱智到这样去设伏吧,欧一迪觉得大唐军队会反其道而行之,会在北边通道射下埋伏,而南边反而是安全的。
即便是南边是安全的,可是道路太窄了,大军通过还是太危险,怎么办?欧一迪最终做出来一个答案的抉择,那就是六万大军兵分两路,四万步兵从最宽的北边通过,而两万骑兵则快速从狭窄的南边通过,要知道虽然南边窄,但是南边的道路平坦,反而有利于骑兵的通过。北边很宽,但是道路坑坑洼洼十分的不平坦,骑兵通过速度很难。
骑兵快速通过南边通道,步兵从最宽的北边通过,即便是遭遇埋伏也无所谓,只要有一路军队通过了,两军前后夹击一定可以击败大唐军队,毕竟大唐军队只有三万,而且几乎都是步兵。
欧一迪只是看到了东齐军队的强大,却没有看到大唐军队的真正实力,这就是狂妄自大最应该付出的代价。
分兵是军队作战的大忌,尤其是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分兵就预示着危险,这点道理,欧一迪不是不知道,但是他本能地忽略了,正是因为这个忽略,而不知不觉地钻进了宇文济的陷阱之中。
欧一迪率领四万步兵浩浩荡荡地进入北仓山北边的通道,而由彪骑将军欧一战率领两万骑兵快速通过南边通道,然后两军在北仓山外回合。
山里面静悄悄的,鸦雀无声,连飞鸟都看不见,不用说里面是有埋伏的,欧一迪让盾牌兵在前,紧随其后是弩箭兵,就是要防止落入大唐军队的埋伏之中。
两万骑兵拉了很长的队伍进入北仓山南边的通道,一丈宽的山道并排只能跑下两匹战马,这两万大军的队伍,战线拉的太长了。
战线越长越危险,因为首尾不能相顾,一旦被偷袭,很难组织有效的反击,这点危险,欧一战是意识到了,但是很难避免,唯一能做 就是抓紧通过。
轰隆隆,一声巨响,山顶的巨石被炸开滚落下来,直接把两万骑兵拦腰斩断,首尾不能相顾,最要命的冲出去的前头部队遭遇到了武装到牙齿的大唐重甲骑兵,要知道重甲骑兵注定是轻骑兵的噩梦,三千重甲骑兵就像是钢铁洪流一般冲杀过去。
惊魂未定的东齐骑兵仓皇迎战,可是弓箭远程攻击压根伤害不到对方,相反对方的弩箭却可以轻松射穿东齐的骑兵,双方一交战,东齐军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压根组织不起来阵型,十分的被动,几乎是被压着打。
东齐大军的刀枪对于大唐军队没有半点威胁,很难伤到对方,一上来就遭到大唐重甲骑兵的屠杀,没有坚持多久,阵形大乱,骑兵四散奔逃,毕竟谁都不想被武装到牙齿的重甲骑兵残忍的杀戮。
重甲骑兵是追赶不是轻骑兵的,所以任由对方逃走,他们要做的是击败东齐军队,而不是将其绞杀。
由于南北通道有很长一段的距离,以至于欧一迪压根不知道南边发生了什么事情,继续率军前进。
越往前走,欧一迪心理越不踏实,越往前走,越觉得不对劲,如果大唐军队在这里设下埋伏的话,那将会是一场恶战,而这场恶战,还不知道走向如何。
越想越害怕,在这个时候,欧一迪突然意识到分兵一开始就错了,不应该让步兵和骑兵分开,怎么办,是继续向前,还是撤回去。
撤回去,已经来不及了,这个时候,随着一阵急促的战鼓声响起,无数的弩箭从树林里面射出来。
“不好,有埋伏,快防守。”
东齐大军的军事修养还是很高的,防御力做得很棒,他们迅速就做出了调整,来进行反击。
反击,东齐杜鹃准备反击的时候,三千重甲骑兵就杀到了,这群武装到牙齿的重甲骑兵就像是钢铁巨兽一般,疯狂地冲击东齐军队。
东齐军队的阵型瞬间被冲垮,很难组织反击,这个时候,两万七百大唐步兵就从前面杀出。
东齐大军溃不成军,只能逃窜,而大唐军队并没有追杀下去。毕竟对方的兵力众多,追杀下去不见得能讨到便宜。
第一战,第一战打胜仗就可以,打击一下东齐军队嚣张气焰,告诉大唐的子民,宇文阀才是大唐的基石,才是大唐子民的保护神,而高高在上的大唐天子,武崇基只是废物一个。
跑出去几十里之后,欧一迪清点兵马。加上返回来的骑兵,总共剩下五万来人,也就是第一战丧失了将近一万兵马。
怎么办,战败了,如何回去向大将军交代呢?
欧一迪可不是一般人,这个家伙不认输,他v坚信战败只是中计了,实际上东齐军队是不会被大唐军队击败的,于是就组织兵力重新返回去,想要杀大唐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二进宫,再杀回去,相信一定可以杀大唐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在折回头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欧一迪,欧一战丢没有想明白,那就是同样是从南边通道返回来,为什么速度更快的东齐轻骑兵来得慢,而速度本来就不的大唐重甲骑兵为什么那么快呢,上下误差将近半个时辰,这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北仓山的地形决定的,从通道的最东头丈量距离只有一里多地,而从西头丈量却又十几里路,而切东齐骑兵被拦腰斩断,最前面的不对遭遇大唐重甲骑兵冲杀之后,是饶了很大一座大山之后才回来的,而被困得后头不对却要搬开巨石才能够通过,这样以来时间上就吃了大亏。
吃大亏,看来欧一迪吃的亏还是不够,因为宇文济在前方摆下了战阵就等着这个家伙二进宫了。
这是双方的第一战,一旦战败都不好交代,况且战败的东齐大军损失并不严重,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折回头来,这就是宇文济重新布阵,等着东齐大军的到来的缘故。
宇文济这一次注定要一战成名,他不仅想击败东齐大军,还想吃掉这六万东齐军队,让自己成为天下闻名的武将,载入史册。
宇文济知道,这一次东齐军队一定不会分兵,也不会走南边通道,只会从北边通过,只不过这次很小心而已。这一次宇文济直接是把退路封死了,这就是要破釜沉舟,让大唐军队知道,这一战是三万对阵五万,而且只许获胜,不许战败,要用硬碰硬,告诉吧东齐大军,在大唐的地盘上,容不得这群侵略者撒野。喜欢大唐龙帝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唐龙帝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欧庆春知道宇文铛是一个极其难对付之人,不要小看对方只是带了三万兵马,但这三万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极强,自己绝对不能大意。他自己亲自率领六万大军赶往北仓山。
这一天,貌似不是什么好天气,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有一丝丝的冷风吹动,虽然才九月底,可是北仓山已经很冷了,士兵们是快速行军,倒是不感到太冷,只不过空气中水分太大,衣服都潮湿了,冷风吹过,还是有楞的感觉,这种天气让急行军的东齐大军极度的不适应。
冷,冷倒是谈不上,就是快速走动的时候,身上的潮气让人不舒坦,其实这里,东齐士兵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最难受的还是大唐士兵,他们早早地就潜伏在山里面了,山里面的雾气,露水早就打湿了他们的衣服,再加上山里湿气很重,冷风吹动的时候,有一种阴风刺骨的感觉,让人感到极度的不适应。
这该死的鬼天气,宇文济十分的不爽,这样的日子,最好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美酒佳人,可惜,自己只能在山里吹冷风。
这一战,是宇文铛部署不假,可是这个年事已高的宇文阀阀主,大唐的大冢宰并没有出现在前线,而是在后方坐镇指挥,真正坐镇前线的是宇文济。
宇文济可不是被遥控指挥的木偶,这家伙战术修养极高,是做为宇文家族下一代军队统帅培养的,这一次带兵,就是给了充分展示军事才能的机会。
三万大军埋伏在北仓山,看起来很简单,可实际上,难度系数超乎寻常的大,要知道对手是东齐大将军欧庆春,如果说简单的埋伏就能够击败对方的话,那就太搞笑了,可以说埋伏和正面对决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确保旗开得胜,的确是有技术含量的。
北仓山有两条通道,靠北边的通道有五六丈宽,而靠南边的通道只有一丈多宽,如果设伏的话,毫无疑问是南边最合适,行军速度慢,容易被偷袭,只不过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几乎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南边设伏,基本上没有什么卵用,东齐大军一定会从北边通过。
而北边是适合行军不假,但是并不适合骑兵作战,因为地势不平,东齐的骑兵战斗力要大打折扣,在这里布防对于大唐军队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天下四国之中,只有北周是以骑兵围住,军队之中骑兵占据一多半,而大唐处于中原地带,战马极度的匮乏,全国的骑兵捆在一起,也不超过五万,大部分都是步兵。
南梁地处江南,更多的是水军,步兵次之,几乎没有骑兵,所以南梁的战略方针是防御,防御,压根不会向其他国家去宣战,毕竟水军在江南才能发挥优势。
而东齐的军队则是最均衡的,水军,步兵,骑兵计划是同样的多,他们是四处征战,骑兵对抗北周,水兵对抗南梁,还要对抗大海一族,步兵,呵呵当然是对抗大唐了,确切来说是入侵大唐。
宇文铛为这一战绞尽脑汁,而宇文济并没有完全按照宇文铛的方案执行,而是因地制宜做了一定的修改,这一战,他要一战成名,证明自己才是第三代最优秀的弟子,是阀主继承人的不二人选。
在大唐的门阀之中,阀主并不是父子相袭的,而是在优秀的子弟之中进行考研选拔,当然是在嫡子之中产生,至于庶子,呵呵,比下人强不了多少,除非是实力强大到让门阀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但也只是重视而已。
实力强大到了上官仙这种天下第一人的境界,也不能出任阀主,这就是门阀制度下最大的悲哀,血统论,血统的纯正,高贵才是王道,至于才能,呵呵只能是二等的竞争。
宇文济最强大的不是武学修为,而是军事指挥,这点类似于宇文钉,这一次,他很清楚是阀主对自己的考验,当然也知道除非出现奇迹否则自己是不可能成为阀主继承人的。
说到阀主继承人,宇文阀隐藏最大的矛盾就暴漏了出来,那就是一旦宇文铛称帝,那么就没有阀主继承的说法了,皇位肯定是传给他自己的儿子,然后传给孙子,是世代继承,基本上没有其他人什么事,这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是让其他人不满的地方。
剥夺了其他人竞争阀主的机会,这种不公平长久一来并没有迸发冲突,主要是有宇文铛这个强权阀主在,下面人是不敢怒,也不敢言,可是一旦宇文铛这个强权人物不存在了,不管是他的儿子,还是孙子,都很难控制在局面这就是为什么宇文铛愿意冒险出京,亲自指挥战役的原因,那就是趁着自己现在还能掌控局面,抓紧称帝,一旦登基册立太子之后,所有矛盾都被压制下来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很显然,宇文铛的想法有点理想化了,最起码宇文济不是这样想的,甚至连宇文锡都不是这样想的。
宇文济的想法很简单,趁着这一次作战,趁机抓住军队指挥权,只要是控制住军队,那么今后自己在阀中的地位就会水涨船高。至于宇文铛称帝,呵呵,还是晚点好,最起码给自己一个布局的机会,否则阀主之位就真的和自己无缘了。
三万大军之中,有三千铁甲骑兵,这才是大唐军队最大的仰仗。要知道这三千铁甲骑兵,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重甲骑兵,冲锋起来,杀伤力巨大,简直就是冷兵器时代的噩梦,一旦冲杀的时候,那就像是钢铁洪流一般碾压敌人。
重甲骑兵的重甲锻造工艺非常复杂,对铁的质量要求也非常高,至于铁匠,呵呵,全天下一流的铁匠几乎都在大唐。天下之中,也只有大唐才有重甲骑兵,只有大唐的军队才穿上这种重达七八十斤的重甲,去在战场上厮杀。
重甲骑兵的重甲和铁甲军的铁甲是两个概念,锻造的技术难度,也有天壤之别。铁甲军,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可以说是军队之中的中流砥柱,而重甲骑兵的重甲,是一种锁子连环鳞片甲,是由几千块大小像鱼鳞一样的铁片组成,一般的弓箭,刀剑压根就造成不了半点威胁。
而铁甲军的铁甲,又称为铁板甲,看上去好像一个整体一样,只能护住士兵的前胸后背,阻挡弓箭,刀剑的伤害,可是脖子,胳膊,腿依旧会被攻击,这点远不如重甲骑兵,要知道重甲骑兵的盔甲几乎武装到牙齿了,就连战马的脖子,腹部,甚至马腿都护住了,不仅锻造麻烦,而且是价格昂贵。以至于大唐建国三百年,也只是锻造出一万副这种铁甲。奇怪的是,大唐只有三千重甲骑兵,而另外的七千重甲却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这三千重甲原本是属于皇家的,可是武崇基做为登基的交换条件,送给了宇文阀,所以才让宇文阀拥有了全天下唯一的一支重甲骑兵。
这一仗,宇文济最大的仰仗就是这三千重甲骑兵,他早就安排好了,至于怎么安排的,连宇文铛都不清楚。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宇文铛知道宇文济指挥才能,所以才放心这一战由宇文济来指挥,并且为了旗开得胜,允许宇文济使用重甲骑兵。
两万七千士兵在北仓山的北边的山道做好了准备,要正面阻击东齐大军,而三千重甲骑兵则是藏好了,要在最关键时刻偷袭东齐大军。
六万东齐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北仓山,这一战指挥作战的并不是大将军欧庆春,而是他的侄子欧一迪,这个家伙也算是年轻一代的翘楚,文武双全,如果非得找出点毛病的话,那就是狂妄自大,自以为是。
在逼近北仓山的很好,欧一迪就让大军停止前进,他知道北仓山有两条通道,也知道这两条通道是什么情况下,北边宽阔,南边狭窄,可是大唐军队会在哪里设下埋伏呢?
正常情况下,南边设下埋伏效果最好,可是如果战场桑这样交战的话,那就成了小孩过家家了。南边只有一丈多宽,行军速度很慢,设下埋伏效果是很好的,可是这个浅显的道理,是很难在战场上英勇的。
对面的敌人是老奸巨猾的宇文铛,他不会弱智到这样去设伏吧,欧一迪觉得大唐军队会反其道而行之,会在北边通道射下埋伏,而南边反而是安全的。
即便是南边是安全的,可是道路太窄了,大军通过还是太危险,怎么办?欧一迪最终做出来一个答案的抉择,那就是六万大军兵分两路,四万步兵从最宽的北边通过,而两万骑兵则快速从狭窄的南边通过,要知道虽然南边窄,但是南边的道路平坦,反而有利于骑兵的通过。北边很宽,但是道路坑坑洼洼十分的不平坦,骑兵通过速度很难。
骑兵快速通过南边通道,步兵从最宽的北边通过,即便是遭遇埋伏也无所谓,只要有一路军队通过了,两军前后夹击一定可以击败大唐军队,毕竟大唐军队只有三万,而且几乎都是步兵。
欧一迪只是看到了东齐军队的强大,却没有看到大唐军队的真正实力,这就是狂妄自大最应该付出的代价。
分兵是军队作战的大忌,尤其是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分兵就预示着危险,这点道理,欧一迪不是不知道,但是他本能地忽略了,正是因为这个忽略,而不知不觉地钻进了宇文济的陷阱之中。
欧一迪率领四万步兵浩浩荡荡地进入北仓山北边的通道,而由彪骑将军欧一战率领两万骑兵快速通过南边通道,然后两军在北仓山外回合。
山里面静悄悄的,鸦雀无声,连飞鸟都看不见,不用说里面是有埋伏的,欧一迪让盾牌兵在前,紧随其后是弩箭兵,就是要防止落入大唐军队的埋伏之中。
两万骑兵拉了很长的队伍进入北仓山南边的通道,一丈宽的山道并排只能跑下两匹战马,这两万大军的队伍,战线拉的太长了。
战线越长越危险,因为首尾不能相顾,一旦被偷袭,很难组织有效的反击,这点危险,欧一战是意识到了,但是很难避免,唯一能做 就是抓紧通过。
轰隆隆,一声巨响,山顶的巨石被炸开滚落下来,直接把两万骑兵拦腰斩断,首尾不能相顾,最要命的冲出去的前头部队遭遇到了武装到牙齿的大唐重甲骑兵,要知道重甲骑兵注定是轻骑兵的噩梦,三千重甲骑兵就像是钢铁洪流一般冲杀过去。
惊魂未定的东齐骑兵仓皇迎战,可是弓箭远程攻击压根伤害不到对方,相反对方的弩箭却可以轻松射穿东齐的骑兵,双方一交战,东齐军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压根组织不起来阵型,十分的被动,几乎是被压着打。
东齐大军的刀枪对于大唐军队没有半点威胁,很难伤到对方,一上来就遭到大唐重甲骑兵的屠杀,没有坚持多久,阵形大乱,骑兵四散奔逃,毕竟谁都不想被武装到牙齿的重甲骑兵残忍的杀戮。
重甲骑兵是追赶不是轻骑兵的,所以任由对方逃走,他们要做的是击败东齐军队,而不是将其绞杀。
由于南北通道有很长一段的距离,以至于欧一迪压根不知道南边发生了什么事情,继续率军前进。
越往前走,欧一迪心理越不踏实,越往前走,越觉得不对劲,如果大唐军队在这里设下埋伏的话,那将会是一场恶战,而这场恶战,还不知道走向如何。
越想越害怕,在这个时候,欧一迪突然意识到分兵一开始就错了,不应该让步兵和骑兵分开,怎么办,是继续向前,还是撤回去。
撤回去,已经来不及了,这个时候,随着一阵急促的战鼓声响起,无数的弩箭从树林里面射出来。
“不好,有埋伏,快防守。”
东齐大军的军事修养还是很高的,防御力做得很棒,他们迅速就做出了调整,来进行反击。
反击,东齐杜鹃准备反击的时候,三千重甲骑兵就杀到了,这群武装到牙齿的重甲骑兵就像是钢铁巨兽一般,疯狂地冲击东齐军队。
东齐军队的阵型瞬间被冲垮,很难组织反击,这个时候,两万七百大唐步兵就从前面杀出。
东齐大军溃不成军,只能逃窜,而大唐军队并没有追杀下去。毕竟对方的兵力众多,追杀下去不见得能讨到便宜。
第一战,第一战打胜仗就可以,打击一下东齐军队嚣张气焰,告诉大唐的子民,宇文阀才是大唐的基石,才是大唐子民的保护神,而高高在上的大唐天子,武崇基只是废物一个。
跑出去几十里之后,欧一迪清点兵马。加上返回来的骑兵,总共剩下五万来人,也就是第一战丧失了将近一万兵马。
怎么办,战败了,如何回去向大将军交代呢?
欧一迪可不是一般人,这个家伙不认输,他v坚信战败只是中计了,实际上东齐军队是不会被大唐军队击败的,于是就组织兵力重新返回去,想要杀大唐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二进宫,再杀回去,相信一定可以杀大唐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在折回头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欧一迪,欧一战丢没有想明白,那就是同样是从南边通道返回来,为什么速度更快的东齐轻骑兵来得慢,而速度本来就不的大唐重甲骑兵为什么那么快呢,上下误差将近半个时辰,这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北仓山的地形决定的,从通道的最东头丈量距离只有一里多地,而从西头丈量却又十几里路,而切东齐骑兵被拦腰斩断,最前面的不对遭遇大唐重甲骑兵冲杀之后,是饶了很大一座大山之后才回来的,而被困得后头不对却要搬开巨石才能够通过,这样以来时间上就吃了大亏。
吃大亏,看来欧一迪吃的亏还是不够,因为宇文济在前方摆下了战阵就等着这个家伙二进宫了。
这是双方的第一战,一旦战败都不好交代,况且战败的东齐大军损失并不严重,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折回头来,这就是宇文济重新布阵,等着东齐大军的到来的缘故。
宇文济这一次注定要一战成名,他不仅想击败东齐大军,还想吃掉这六万东齐军队,让自己成为天下闻名的武将,载入史册。
宇文济知道,这一次东齐军队一定不会分兵,也不会走南边通道,只会从北边通过,只不过这次很小心而已。这一次宇文济直接是把退路封死了,这就是要破釜沉舟,让大唐军队知道,这一战是三万对阵五万,而且只许获胜,不许战败,要用硬碰硬,告诉吧东齐大军,在大唐的地盘上,容不得这群侵略者撒野。喜欢大唐龙帝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唐龙帝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2/12325/84043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2/12325/84043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